“在我的土地上只能有我的人,只能有一只力量就是我”
俄羅斯史詩巨作《塞西亞:復仇之劍》蕩氣回腸,血氣方剛,純屬男人的電影,非常硬核。
1094年整個歐洲屬于維京人的天下,村莊,部落,圖騰,戰爭,流血,犧牲,弱肉強食,強者生存,弱者只能淘汰。如此現實殘酷野蠻的世界幸存下來的只有強大的部落。
A國無疑是強國之一,國富民強,稱霸一方。領主奧列格的第一武將路特伯喜得貴子,領主率眾將前來祝賀,同盟國B國領主攜兒子庫邁一同前往。狂妄自大的庫邁挑戰路特伯結果慘敗,在眾人面前丟臉

《塞西亞:復仇之劍》
俄羅斯的電影大概也看過五六部吧,可以感受到它風格是與此不同。一方土地一方文化,俄與我國民間的文化交集甚少(政治方面的除外),所在電影作品對于我們來說并不好理解。改革開放后歐美文化對我們的影響可以很大,因此歐美電影相對會容易接受得多。臺灣、日本、印度等一來本身受歐美文化影響,二來與我們與有交往,唯俄國與我們最為陌生。
這個電影雖然評分不高,但我覺得還是可以看一的。
現是深夜1:35,街上的大排檔人們還在大聲吹噓喧鬧,物質文明是上新水平了

對世界的啟示:野蠻是絕對的,文明是相對的。
西方世界直到十六世紀,才重回文明軌道。因為大航海的野蠻滋養了威尼斯的文明。
沒有壓倒性優勢和毀滅性力量的世界,是充斥著殺戮的黑暗森林。那片土地是吃雞戰場,每個部落是獵人,也是獵物。現在的世界正在發生秩序更迭,只是因為核武器的存在,歷史的迭代,大國的沉浮主要體現在經濟文化方面。大國的核力量是怒吼的聲帶,是懷柔的臂彎,是只能使用一次的底牌。硬實力是野蠻,軟實力是文明。
沒有絕對的野蠻,就沒有相對的文明。
用文明馴服野蠻

“塞西亞:復仇之劍”意外驚喜!不為維京人和游牧名族代言的的東羅馬執旗手不是好毛子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