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在幾乎沒有科幻片,勵志片,紀錄片.要看勵志就只能看美國的了.
這是個美國夢的故事,中心思想還是老套路,美國人永恒的主題,那中國人?中國人好像沒有中國夢,但是相信很多中國人都有當官夢,和美國夢,.
故事一開始就給出了一個糟糕的現狀,一個完全的失敗者,
一個本該中年危機的男人,但是更慘的是這個屌絲42歲了還沒有結婚,很頹廢,屢次邀約心中的女神,結果每次都被拒絕.
他在一所爛學校當老師.而且還是爛老師,學生們都不聽課,只有一個新移民的亞裔女孩認真聽他的課,而這個女孩要回家給老爸的飯店端盤子了.
他的哥哥看起來比他稍微好一點,至少還結婚了,但是生了一大堆煩死人的孩子,還失業了.
他兼職給準新移民上課,這些想成為美國人的新移民從事的都是邊緣行業,都憂心忡忡的怕拿不到綠卡.
偶然他率真的要爭口氣,要幫助音樂老師,結果改變了一切,實現了所有人的美國夢!
他做了什么?拋開格斗精彩的視覺和節奏刺激,他做了什么?他其實做了一件事:就是整合資源.理順了生產關系,當然他要負責最重要的事情創造財富.被勵志鼓舞的同時,想想他是怎么把劣勢變成優勢的,把壞…

影片的前十分鐘塑造了這么一個形象。遲到、說謊、無責任感、工作倦怠、還稍微帶點職場性騷擾。所以當教師大會他對校長的縮減經費大放厥詞的時候的確更像是泄私憤。
然后形象突變,一個連校車護衛都要找借口轉嫁他人的人,居然為了一時激憤的口舌之快真的兼職打工賺錢。一個被扣了一天休假都要通過上課看報紙來賺回來的人,居然可以將24小時連軸轉掙來的外快悉數捐出。我知道這類的喜劇片都是欲揚先抑,以便于加大反差。但這樣的轉變多少有些生硬。好在有個10年前最佳教師的鋪墊,讓你自欺欺人的認為,這才是他的本性。不過如何從最佳變成最懶,又為什么突然從最懶變回最佳,一切都沒有交代,觀眾請自行腦補。
Malia上課舉手被視若無睹,因為理論上這是休假時間。可Niko要求課外補習,卻被善良之極的答應了。是,我知道是為了引出格斗賽。
然后一個大學時期曾經練過幾個星期摔跤的生物老師,一步一步打敗了世界冠軍。
但這其實都是幌子,因為影片結束不是在Voss怒扁Dietrich取得勝利之后,而是一眾外國勞工取得美國公民資格之時。是的,這部片子…

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名字--Here Comes the Boom.如果你把重音壓在BOOM上,哈哈,很氣勢,有木有?
這種類型的電影,上大學的時候看的太多了,所以前面20多分鐘出來的時候,大結果就在心中構筑了。沒什么懸念,期待也不多。但是我喜歡這種勵志電影中,穿插喜劇成分。而且這部點大夢想中穿插了太多小夢想。

【好景在望】由弗蘭克·克拉斯導演,享受苦逼生活中的短暫快樂吧!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92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