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M老師的作業……】
電影《十七歲的單車》是以兩個十七歲的少年為主角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鏡頭時常也對準了那些生活在北京的繁華之下的各種小人物們——那些在胡同里下著象棋不聞世事其實通曉世事的老人,那些在每一個凡俗的角落為生計奔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外來工人,那些未經風浪而要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每個人都有故事,而這個故事的主角,就在他們之中。
十年后的北京,已經難以找到什么地方,能夠如電影中所展示的北京那樣自然、寧靜、清秀卻又真實樸素,能夠讓兩個暗生情愫的少年毫不做作地在春天里獨處。十年后的北京,一切都挾裹著風塵與速度。沒有被樹蔭庇護著的清凈胡同供老人在露天乘涼娛樂,多的是寬敞得沒有另一個城市可與之比肩的大街和行走其間打扮時髦精致內心依舊茫然的所謂精英;快遞公司即使沒有面包車,也要給快遞員配備電動自行車;而那一群群騎車上下班,內心充實而平靜滿足的人流,在日漸多樣起來的私家車大潮中,更難再覓。
與十年前相似的各種故事,卻依然在每天上演。
電影中的暴力,讓我想起寒假回家

《十七歲的單車》,沒有辜負我很長時間的期待。雖然劇情有點刻意巧合,但瑕不掩瑜,影片對青春、成長和人性的區隔做了很真實的描述和探索。作為一個曾經騎車在鄉間公路上狂飆的農村少年,對片中阿貴和小堅的親切都不是一點點。尤其是阿貴,他初到城里的生澀和向往,觸動了我一些久遠的回憶······
影片有不少亮點,有些看似隨意,實則用意頗深,如阿貴的老鄉說:“早知道她(周迅演的保姆)也從農村來的,我就······”,如一次阿貴在等小堅的時候,和一個拾破爛的人的小女兒在地上玩小石子兒,平時阿貴是訥于與人交往的。
許多網友都稱贊影片最后的鏡頭和音樂,確實,看到那里,我的淚水止不住的流下來了。
高圓圓和周迅在片中也有出現,兩人都演得有點老,幸虧如此,沒有因為她們的名氣而掩蓋兩位男主角的出色表演。當然,我說的是現在,當年她們出演此片的時候,名氣還沒有現在這樣大。

兩個人一臺車,一個人把車當做命為了生存,一個人把車當做女人為了愛好虛榮。一個老實又軸,一個反叛又自卑。一個來自外地農村,環境影響下的他本分單純,一個來自北京胡同,離異的家庭讓他不被重視缺愛。
自然而然,在自行車大流中,一臺高級的變速自行車成為了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是脫離本身低位逐流上層本能表現,也是大眾價值主流。片中兩個女生都有這種渴慕傾向,保姆偷衣服裝扮上流,鮮艷的紅色高跟性感神秘,前期營造視覺錯覺——讓片中人物和觀眾不自覺為保姆打上身份標簽

阿貴,來自農村,十七歲,需要靠自己拼搏獲得一切,選擇做了新時代的祥子,車丟了找車,車找到了繼續干快遞,他也有自己的愛情,將那個保姆當做白月光。
但我覺得片中的小堅有些行為和這個人物是割裂開來的,這樣的一個人,因為車鏈條掉了,完全可以自己安上,他卻將朋友的車扔在路上,和這個人物的經歷及背景是割裂的;另外,結尾設計的很拉,阿貴是軸,不是傻,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和小堅一起抗,十七歲,獨自闖蕩北京,并且找到一份還算不錯并且穩定的工作的人,他肯定是不傻的,但是在結尾
《十七歲的單車》李爽出演,青春的生活圖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