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看易中天品三國,剛好放假在家,開始看起來
1-20集
喜歡教授的講解方式,會把歷史和小說放在一起,把所有記錄的史料也揉在一起,也從自己的角度給出分析過程和自己的理解,比單獨看三國演義小說好看多了。
一直是喜歡曹操的,以前一直知道是奸雄的想象,現在看的更加真切,就像教授說的,曹操的野心是一點一點撐大的,在剛做官的時候,曹操是想做能臣的,也在努力去做,但是后來發現政權的腐敗以及無藥可救,辭官在家,自我提升,等待時機。有一點覺得曹操很厲害,功勞歸于別人,失敗檢討自己

一個月的陪伴,最終完結,很是不舍。細細想來,收獲良多,是這一亂世人才輩出的人物性格與命運,也是易老師風趣講解讓我領悟到一些深層次的解析與思考啟迪。
1.行文邏輯
首先,整部品三國聽下來,能淺顯了解到一個歷史學家的思維邏輯。如《三國志》“《裴送之注》”《史記》etc被當作正史相互參照,從而對某一歷史事件或是歷史謎團做出判斷或是推論。諸子百家,風云人物各顯神通,百花齊放中,需持有自己的、堅定的觀點,而這份堅定是來自嚴密的證據以及理智的勇氣。其實在聽講的過程,我也有過疑惑$#
特別節目1.易中天對話王立群
將相帝王史,充滿了權術、血腥、勾心斗角的宮闈之爭,似乎覺得我們的祖宗、歷史就是這么灰色的、不光彩的,正視這段歷史,是需要勇氣的,你必須承認、面對它。
正視事實、評價歷史、講述歷史都需要勇氣。勇氣來自于:道義、群眾的支持、學術的良心與良知、責任感。
歷史的真實問題?
我們現在講史,是根據24史來講。但是歷史的記載是否真實,是同樣有疑問的。所以真正的歷史的真實在學術界,叫第一歷史,這個第一歷史,是無法還原的。現在學術記載的歷史,叫第二歷史
近日重溫了三國系列影視作品,與其說看電視劇,更不如說像上歷史文化課,和小時候看老版《三國演義》相比,現在看的更加是故事背后的思考。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宋代文學家蘇軾的這首《念奴嬌·赤壁懷古》是豪放詞的代表作,通過描繪壯美景色,憑吊古代戰場,追念風流人物的才略、氣度、功業,曲折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同時表現了其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
1.曹老板好人婦。如果只有1個選擇機會,你選少女還是少婦?我選風韻猶存的少婦,氣質動人。
2.一得著機會就說實話。我們生活在太平盛世,要很少說謊,多說半真半假的話,但也要有真性情,少部分說真話,一得著機會就說真話。
3333333333333333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過幾年太可憐了
52集花了四天時間看完。由于時間有限,不得已便是開了倍速快進。
雖然易中天先生沒有完全詳細地把三國人物都評論完,包括像呂布等等一類的,說得比較少,魏蜀吳三國之中等等還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但是對我一個對三國一知半解的人來說已經是十分寶貴的知識寶庫。易中天老師講解了很多三國人物,一步一步分析三國,細品三國,品讀出很多寶貴的干貨,有營養的知識。其中各國的發展到滅亡的啟事,三國英雄的種種處事作風,為人性格的命運與從高處與深處看三國的眼光,都十分值得借鑒與思考
易中天品三國:品三國英雄人物,做當下隨和阿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4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