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針對院線成片。
在當下選擇這個題材無疑是一種可敬的勇氣,而觀眾也因此看到了勇士的慘狀:被拖延、改寫,甚至去接受一些原本違背原則的東西。
可以從某種程度上發現本片與《藥神》的相似性:存在一個相同的一個邊緣人群(病患)共同體、一個為這個人群奮斗的孤膽英雄式人物,人物為此作出犧牲,最終改變了體制。與之不同的是,《藥神》的人物是灰色的,承擔的是違法犯罪的代價,做的是販藥救人的實事,因而作為一個健康人,徐崢能夠自然而然的自洽于這個共同體中,與他們命運與共。而白客,一個記者

最近難得上映一部不那么娛樂的電影,而且因為是張碩文出演,我挺感興趣。
電影講述了紙媒的激情年代。2003年的中國,社會變革激蕩,人們野心勃勃。沒錢、沒學歷、沒背景的“三無青年”韓東懷揣新聞理想與女友開始了北漂生涯,期間在知名記者黃江的幫助下進入報社實習,他勤奮努力不斷獲得領導肯定。在一次關于乙肝的案件調查中,韓東發現了背后更大的真相。一邊是光明的前途,一邊是心中的正義,韓東陷入兩難抉擇,最后決定撤掉案件報道,而是深入調查背后人們的經歷。
韓冬撤稿子的時候我認為它是一部只講理想不講改變的情懷電影,又在塑造一個偉光正的男主形象,作為一個實習記者不顧自己的當下而是為了兄弟情和乙肝病毒的攜帶者們的心情選擇了犧牲自己的路。撤稿這件事除了幼稚就是自負,在一些個人英雄主義下自我感動式的犧牲中以為自己拯救了想要救贖的人,但其實什么也沒有改變——除了把自己逼迫到不得不去追問整件事的地步。
我以為好起來的轉機是韓冬找到醫生問出“乙肝病毒的傳染性是否被夸大了”,這是我們寫出了頭版頭條的實習記者問出來的第一句聽起來有意義的話

今天看完《不止不休》,覺得中等偏上,好像立意挺好,但是又覺得呈現效果差點意思。當年看完《我不是藥神》可是特別喜歡,可是時間久了,已經忘記哪里好了,于是回家以后立刻又看了一遍《藥神》。
果然,好的電影看第二遍依然覺得它好,依然會被感動。看完以后,我好像明白了為什么兩個看似相似的電影,給我的感受完全不一樣。以下僅代表個人觀點。
關于整體感受。
我看《不止不休》,覺得好像挺好的,但是各方面又好像差一股勁兒,觀影的過程是冷靜的,可能會跟隨著角色無奈、嘆息

不止不休:一篇年輕記者的真實報道,改變了一億人的一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4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