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符不符合事實這事相信當時關注過的人都知道,為什么畫蛇添足的加了一段穿越危險云層的橋段,我想可能導演想增加戲劇性,但沒必要。事件本身在世界民航史上也堪稱奇跡了,非要在這基礎上改變,只會降低可信度,很多人說這是電影不是紀錄片,改編一些情節沒問題,但是注意改編要合理,機長在采訪里是怎么說的,那天沒有云,天氣很好幫了很大的忙,不然就很難成功迫降了。一定要把這種當事人特別說明不可能的情況改編進電影嗎?而且,這電影如果按照事實拍的話,原本完全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們的民航安全

1.編劇垃圾。在沒有擋風玻璃的情況下高空高速飛行,直到到體力透支,張涵予最后居然還能面不改色的給大家道歉,真實情況是機長凍到身體發紫,最后是擔架抬下來的。
關曉彤三人的人物設置純屬多余。
2.剪輯混亂,乘客剛上飛機的各種特寫鏡頭剪接節奏不一,同樣是群演,有的給的時間長,有的一閃而過,且轉場不自然,硬切的痕跡太重,讓人感受不到導演想表達什么,像是紀錄片的素材隨意拼湊在一起,毫無價值,我們是來看張涵予開飛機的,不是來看張三李四王二麻子怎么坐飛機的,好比作文的流水賬。

在我心中,有許多職業是很不同的。
通常來說,大多數職業在面對危機和挑戰時,即便出錯,后果頂多是失去一單生意,少簽一個合同,扣掉一些獎金,或是挨領導和老板幾句罵。
但有些職業面臨的后果卻嚴重得多,可能是上百人的粉身碎骨,百余個家庭的永生之痛,無可挽回,萬劫不復。
民航業就是如此。
所以長久以來,民航業始終是我最尊敬的行業之一,因為在萬米高空,他們每日所遭遇的情況遠比我坐在辦公電腦前點文件要復雜和危險得多。
去年川航8633機長劉傳健在危急情況下的成功備降,也是我最為關注的新聞

真實事件是2018年的5月14號,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從重慶飛往拉薩。然后到了高海拔,高高原地區飛機竟然到達了9000多米高空導致駕駛艙前面的風擋裂,正在機長請求下降的時候話音未落整個駕駛艙前面的玻璃瞬間破裂副駕駛徐奕辰瞬間被吸入窗外,僅僅留下下半身在拼命的抓住飛機保住自己。
而機長想要去拉住副駕駛,奈何機長要保全的不僅僅是副駕駛,而且是整個航班上百號人的生命安全。最后經過掙扎的與死神與痛苦抗爭后副駕駛雖然被慣性狂推回了座位上,但是副駕駛在那個零下40度的環境已經大面積凍傷,聽力受損

“中國機長”短評太長變長評嘍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