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5 06:54
首映:2000-02-18
年代:2000
時長:120 分鐘
語言:英語,俄語
評分:7.4
觀看數:87644
來源網:三年在線觀看網
搶錢大作戰:關于片名的翻譯~~~~
19歲的少年賽斯·戴維斯(吉奧瓦尼·瑞比西 Giovanni Ribisi飾)覺得不適合上學便退了學,在公寓雇傭了伙計經營地下賭場為生。某天他朋友帶人來他公寓,介紹他去J.T.馬林公司面試當股票經紀人。身為法官的父親知道賽斯退學經營地下賭場后訓斥了他,于是賽斯托管了賭場加入了J.T.馬林公司。
在這個號稱“鍋爐房”的核心辦公室里,多少個一夜間成為百萬富翁的故事深深誘惑著賽斯。很快,野心勃勃的賽斯便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股票經濟人認證考試,成為格瑞格手下的一名初級股票經紀人。憑借自己的好口才賽斯成功完成開張,前途光明。但拿著4倍于證券條例規定的5%傭金的賽斯心生不安,他暗地里調查即將IPO的公司情況、跟蹤公司老板邁克爾,終于發現自己賣的是根本不存在的公司的股票,而只要股票賣的差不多了邁克爾就會讓該股票崩盤。而且凡是有顧客要賣股票,經紀人就會百般阻攔,甚至忽悠顧客加倉以降低成本。
J.T.馬林公司的行為引起了FBI的注意,他們以違反證券條例為由帶走了賽斯。賽斯答應轉為證人全盤托出以獲得豁免。最終賽斯復制了交易數據后離開公司
永遠是青年一代的主題。面對這個詞語,今天的“80后”、“90后”有著更多的矛盾:理想與現實中的抉擇、機遇與陷阱間的徘徊……今天的青年應該選擇怎樣的奮斗道路?
Boiler Room大概是形容熱火朝天的氣氛,也是形容年輕人激進的精神,充滿斗志,motion creates motion.
片中的年輕人都揣有迅速成為百萬富翁的夢想,對電影"華爾街"頂禮膜拜到了對臺詞倒背如流的地步,也確實有成功的百萬富翁高級經理人格雷戈以及純打醬油的本阿弗賴特,寥寥幾場培訓的訓話戲。
從一開場的群情激昂的場面就給人一種傳銷的感覺,諷刺華爾街的金融圈。看看賽思的老板麥克的皮包公司名字——J.T.馬林,影射J.T.Morgan,
賽思之前經營一個小的非法賭場,雖然被法官老爸所不齒,但照樣掙錢,照樣開,后來到了J.T.馬林,表面上風光體面,可FBI卻逮捕了他,賭場的錢贏得心安理得,游戲規則基本透明,而后來卻變成了欺騙不知情的人,掠奪窮苦大眾的辛苦錢。
當然背景是華爾街,如何用配得上這身西服的體面方式掙錢?除了非常有技巧性的電話營銷,利用了人們貪小便宜想發大財的賭徒心理,把電話那邊的錢轉移到公司這里。
本來利用高傭金鼓勵交易員們去欺騙大眾購買垃圾股票,并想盡辦法不讓客戶賣出套現這個說法很符合常識,不過如果僅僅是這樣
開始像是一個完美的騙局,但是騙局往往都會有被拆破的一天。戳破謊言的不僅僅只是Seth一個人還有FBI,seth作用反應了人性善良的一面,是哈里的悲劇的故事讓他明白我們所做的白日夢,可能是毀掉了許多人的一生。FBI扮演著一個維護秩序的天使,他們讓這個社會更加和諧。想想我們中國人所說的傳銷吧,沒有天使更沒有那些內心同樣充滿人性的惡魔!只有天使與惡魔才能拯救著無數的只會做白日夢的人,沒有人性的惡魔只會讓這個社會更加腐敗,久而久之,我們將完全墮落為將會有更多的惡魔。
A:
每張卡片都是個機會
這是好頭,這些卡片上的人買股票
你的工作是給他們打電話,讓他們產生興趣
你還沒開始賣股票,你在賣夢想
讓他們進來,告訴他們從現在一個月高級經紀人會收回
B:
那么這些人是誰?
A:
平均每個客戶45歲,年收入15萬,百萬獲利,有一個當地經紀人
但是喜歡紐約的能人,這些人在電話里聽著不錯這些卡片不會告訴你這個,它只有姓名,地址,職業
你得感覺到他,知道嗎?
“彼得-戴維斯,帕克斯電信副主席”這家伙可能是調魷魚
所以要感覺出來,看他怎么想,事實是
因為自己干過3年銷售職業的緣故,每次看到有影片中有銷售職業出現時,總有一種很矛盾的思想,緣于對于銷售職業的偏見看法。我想在中國,很多人對銷售這個職業多少都是有點反感的,一提到銷售,總讓人與"忽悠”,“油腔滑調”等詞聯系在一起;總讓人覺得銷售是沒文化的人干的活。到底什么樣的人適合做銷售,在國內已形成一種固話的偏見。在國外的話,這種情況會好很多,特別是越是大公司,對銷售的定位越是重視和尊重。
當然片中的銷售模式更像是一種傳銷(后者就是一種傳銷模式),不同與一般的銷售職業。
劇中最經典的臺詞莫過于“部門經理”給新來應聘者的那番洗腦式的觀念傳輸,目前很多公司也都這做類似這樣的觀念洗腦。
搶錢大作戰:關于片名的翻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5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