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12 09:54
首映:2006-08-18(中國大陸)
年代:2006
時長:90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4.8
觀看數:78901
來源網:三年網
第601個電話:強忍嘔吐的欲望,拖著看完這部電影...
不知道為什么會有人把它歸為愛情片,在我看來,他們更像是一群孩子,一群單純的不受世俗污染,只是執著的愛著音樂的孩子。我不懂音樂,但我感受的到他們的愛,愛的那么濃烈,愛的那么徹底。
現實中的張柏芝我不怎么注意,但是在這部影片中她是令我感動的。“音樂,是一個歌手的靈魂,沒有了好的音樂,一個歌手的生命也就快要終結了”。盛滿香檳的水晶杯從她的手中滑落,落過高高的樓房,飛向大地,她只是平靜的看著,就那么平靜的看著,看著.....
愛的傷口只有用愛才能縫補,愛的空缺也只有用愛才能填充,不論是傻傻的易淑,帥帥的曉文,還是那群因為音樂走到一起的年輕人,還是那個總在太平室里安靜的老李頭。《你在聽嗎》,愛的語言只有懂愛的人才能明白,一邊是即將逝去的生命,一邊是漸漸蘇醒的靈魂,究竟誰是誰,誰都分不清。
音樂響起來,舞臺上空灑落大片大片的白,場中的天佑一襲白衣,純美的仿佛降落人間的天使。
一個錯誤的電話,三個截然不同卻又處處相同的主角。第601個電話,多少人打過,卻留下了唯一的故事,是偶然
整個過程都覺得很濫俗,毫無新意,劇情牽強,沒什么亮點 ,劇情,音樂,畫面,演技都沒出眾,唯一覺得張柏芝的表演還不錯,還有其中唱片老板為了賺錢毫無同情心的劇情倒是影射了當今娛樂界為了的不良現象----為了追求收視率,發行量就不擇手段,說實話這個片子真的是導演和編劇在自娛自樂,完全不使站在觀眾的角度考慮,沒看完實在不想看了
無聊的時候在家里面點播了這部電影,看完以后覺得不吐不快。
欠扁,嚴重欠扁的典型浮躁作品。
導演:0分
本來還算有點看頭的故事,硬生生的被導演不倫不類的定位糟蹋成為一個超級怪胎,讓人看完以后像是吃了幾只蒼蠅,想吐都吐不出來。
鴿子的飛翔第一次看到還算有點新鮮,可是出現了N次以后就感覺是導演黔驢技窮了,尤其是那個假牙的效果啊,壓縮了的RMVB都能清清楚楚的看出來是低級電腦合成,真是對觀眾承受能力的一個嘲笑啊。
故事:40分
換一個方式,老老實實的去拍,或者索性來個徹底的夸張如《春田花花同學會》,都是還算湊或的劇本。
演員:
張柏芝:0分
懶得說了,光是蹩腳的舞臺演唱的幾段,比春晚還做作明顯的假唱,就足以給張小姐中國2006年度金酸梅獎了。
周筆暢:30分
一句話:她還是老老實實的唱歌比較好。電影嘛,她完全爆發不出來該有的情緒,以后客串就好吧。
胡歌:60分
其實很爛,不過不能怪他,看得出來他演的還是比較賣力的,只不過角色本身被定為成為男生版本的花瓶,也就難怪他沒地方發揮了
“如果中國電影都是《瘋狂的石頭》,只有死路一條!!”——導演張國立近期名言
張導怒了,面對《瘋狂的石頭》票房超過2000萬,而自己執導的《第601個電話》上映大半月卻只有600多萬的現實,導演張國立在被記者提出比較時這樣回答說。雖然此張導非彼張導(大名鼎鼎的張藝謀),但脾氣之火爆、文字之激揚毫不遜色。
都說演而優則導,其實這也很正常,一個演員在自己的領域取得不錯的業績,完全應該向同類領域深入發展,逐漸從一線盆缽中脫身,轉而在幕后“發展下線”,從事一些組織工作,搞一些創作,藝術本身沒有高低貴賤,據說都是為人民服務,不過藝術家的行情就不大一樣了,演員和導演的價錢可大不相同,雖然導演表面上的價格不如演員高,也不如演員風光,但他們的價值卻是巨大的,導演可以提攜一個小演員成為國際影星,所以對于已經算是混出來的演員們來說,當導演是向更高的層次過渡。張國立先生就是這樣的例子,最近他的電影作品《第601個電話》粉墨登場了,主要演員目前的人氣都很高,屬于正處于事業的上升期沒時間到香港購物的主兒
花了一個半小時看完了.片子本身不至于乏味,但也就這樣了.這片子挺普通的,相信以后腦海里不會有空間再去回憶它了.
我是女的,所以比較印象的鏡頭是在影片結尾:穿著溜冰鞋繞著周筆暢打轉轉的胡歌,那溫暖動人的笑容.說到這個演員,兩天前,看見胡歌"車禍可能毀容"新聞還不知道此人系誰,看新聞上的照片也完全不興趣這種類型的帥哥,基本沒理會.可巧這兩天就看了他兩個片子.除了這<第601個電話>,還有新聊齋里的寧彩臣,才知道原來這就是胡歌.這個演員看平面圖片實在覺得他沒什么特別,放在片子里還挺吸引人,有種生動的魅力.本來一直不感冒上海戲劇學院推出的那些個小生,以后準備繼續關注此人.
第601個電話:強忍嘔吐的欲望,拖著看完這部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3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