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喜歡看老片,象什么《東方快車謀殺案》、《兩個人的車站》、《辦公室的故事》、《啦,還有這部電影,以前應該是看過的,可全忘了——不應該啊~
真喜歡這個電影名,翻譯的棒極了!
不過,最好奇的是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居然會合拍一部二戰時期英國的片子?怎么想都好玩~
看過之后,我才明白原來吸引我的除了電影名,還有本片的配音演員,都是老上譯廠的金嗓子啊,那些熟悉的聲音歷經多少年也不會陌生和褪色~
現在說說內容吧,當然有那個時代電影的印記,但有一個敗筆卻不得不提及——
一直以來,一部電影的成敗取決于很多因素,但我認為有一個因素是最基本的,不能被回避和抹殺,那就是創作者的是非觀!是非觀混淆的電影拍得再絢爛也是沒有說服力的!
比如這部電影,二戰題材的電影誰是誰非已經很明確,可本片的編劇偏偏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了,一個德國間諜哪怕他感情和同情心再豐富,他也是非正義的一方,編劇實在不該把大量的筆墨重抹在他身上~雖然藝術高于生活,可它也是來源于生活的

小時候視為經典的一部二戰影片,隨著成長光環退卻......仔細一看,原來是意大利、法國、西班牙合拍的英國背景2戰片......片中最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對不列顛空戰的表現.....老道具是不好找...理解,關鍵是道具找了個八九不離十,為什么偏偏是英國人開著梅塞斯米特和駕駛噴火的德軍打做一團?!?!
此片的精髓在于其經典的上譯配音

《倫敦上空的鷹》最早于1986年在國內上映,在那個電影資源貧乏的年代,一但有好的電影,各個影院都會鋪天蓋地排片,最后苦的都是跑片員——是不是現在的很多觀眾都不知道什么是跑片員?當時的電影都是膠片放映,每盤膠片大概20-25分鐘左右,一部電影會分成4-5盤膠片,各個影院的放映時間會錯開15-20分鐘,方便放完一盤后,由跑片員騎上電驢迅速送到下個影院。偶爾遇上堵車等意外情況,下個影院的觀眾就會在黑暗中等待一會兒。這是都是兒時對電影院的回憶。
關于敦刻爾克大撤退

《倫敦上空的鷹》是歐洲多國合作拍攝的“歐洲戰爭”系列電影中的一部,故事發生在1940年,一支德軍特工小隊假冒英國軍人,借敦克爾克撤退之機混入英國本土,要破壞英國的雷達站和防空指揮部。英軍也展開對潛入者的搜捕,最終粉碎了德軍的陰謀,保障皇家空軍重創來犯之敵。雖然這是一部諜戰動作片,但也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了不列顛戰役,不過跟同年上映的《不列顛大空戰》相比,制作上就顯得不夠嚴謹了。
詳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881f20102wpea.html

“倫敦上空的鷹”那首激昂回蕩的進行曲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