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面含義理解,“十誡”既可指佛家對沙彌(追尋正果,步向圓寂的和尚)提出的十條戒律,亦可指猶太教和基督教為信徒提出的的基本戒律,后者在《圣經》“出埃及記”篇出現過相關記載。這些規定性話語看似教條,實則均在追問生命的價值,并體現某種共同的經驗。
“追問價值”是波蘭導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聯篇電影《十誡》的母題。這里所說的“價值”,也是人們畢生所尋求的答案,無論是“獨善其身”,還是“兼濟天下”,都是我們為自己生命交付的完整答卷。然而

十誡之三 Remember the Sabbath Day,to keep it holy.
你當紀念安息日守為圣日。
看這一部的時候,在結尾出現之前,我腦子里想的是另一位波蘭大師級的導演安杰依瓦依達的《一切可供出售》,因為相同的“找尋”主題,而且都顯得那么晦澀,瓦依達的那一部看到最后我也只能大概領會一點意思,而這一部我看到一半的時候也還是一頭霧水,人物關系?動機?一切的一切都那么不明朗。看完之后才長嘆一聲,瓦依達是瓦依達,《一切可供出售》看到結束我都不算特別明白,而基氏不是瓦依達,他是用希區柯克的方式講故事的基督。
講一下劇情吧,沒看過的朋友就不要看本文了,要不影響很大的。一個男人在平安夜被自己的前情人從自己家拖了出來,為了幫她找失蹤的丈夫。兩人跑遍了醫院、住所、醉漢收容中心和車站,過程中兩人又講到過去的事情,當年女人在丈夫和他之前選擇了前者,并保證絕對不見他。兩人之間,愛與無奈交織著。最后人還是沒有找到,女人告訴男人,三年前自己根本沒有跟丈夫走,那個男人根本就生活在別處,她只是給自己一個賭,如果能留他到早上7點后,她就會一切順…
“沒說愛情、說的是自尊和親情”,我的理解如下。
男豬腳:
1 此前有8、9……甚至15個有過從的女人;(別說都是婚前的,導演安排這句臺詞,不是來誤導我們,而是給我們提供信息的)出軌,除了生理需求之外,男豬腳這邊更應該深挖其他誘因,個數這么多,就排除了外面有愛情的可能,是什么其他原因?
2 大部分郁悶,表達的都是男根問題引發的自卑;
3 小部分郁悶,表達的是對妻子出墻帶來的屈辱和無力感(妻子情人,導演安排了一個愣小伙兒,腦門子上寫了種馬兩個字,與情感無關)。
女豬腳:
1 母性洋溢,像呵護兒子那樣呵護丈夫的玻璃心;
2 男豬腳此前過從的女人,女豬腳這么細膩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女豬腳的“驚弓鳥”氣質,可能也來源于那個時期的折磨;而丈夫落難之后,女豬腳不計前嫌,施以母愛,也偏近于親情;
3 女豬腳那句臺詞,在心里而不在兩腿之間,幫丈夫開解同時也幫自己開解,我們不必就事論事地當真,大師級的導演,主旨不會這么直白的說;
4 女豬腳的愧疚自責,主要是怕碰傷丈夫的玻璃心。
二者關系:
感覺近乎母子。男豬腳出去找女人也與此有關…

胡契克·卡勒塔作品,羅杰·艾伯特《十誡》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72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