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6 21:56
首映:2018-07-01(美國)
年代:2018
時長:98分鐘
語言:英語,西班牙語
評分:9.3
觀看數:89022
來源網:三年免費觀看
《天才之擊》寫在奶牛宣布退役后
或許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夠知道擁有一個好的對手,意義有多重要。冠軍固然值得拍手叫好,但在成為冠軍的道路上能夠遇見一個:可以并肩同行、相互激勵拼搏,讓彼此成為更好的人,這樣的對手更值得讓人拍手叫好。
不知道為什么,對于競技體育的關注慢慢變得多起來。網球和排球一直是很喜歡的運動,況且,這次的紀錄片可謂用心良苦,沒有什么理由不是5星,
前段時間看了《Alpha Go》的紀錄片,之后豆瓣直接給我推薦了這部《天才之擊》。故事很簡單,講的就是08年溫網決賽,費德勒對納達爾。
我第一個念頭是,這比賽還沒過多久怎么就拍成紀錄片了?再一想,才發現這場比賽都過去十一年了。
一晃我看網球竟然也有十年了。
我喜歡網球比賽的大開大合。那種對極限角度的追求,那種不知疲憊的奮力奔跑,那種面對關鍵分時候的大心臟……這一切讓我覺得很過癮。
我還記得第一次看球賽是和我爺爺一起。硬地賽,一場費德勒的比賽。比賽的另一位主角我已經記不清了
事先聲明,我對網球一點都不了解。只因喜歡運動,喜歡紀錄片,才點開來看。
雖然只是聚焦一場比賽,但這個紀錄片引出不止一點有趣的啟示。
曾經世界第一的納芙拉蒂洛娃說:“如果我不跟埃弗特(同時期的網球勁敵)對打,我們各自都有能力擊敗一大群對手,但這樣我們也不會成為這么棒的網球手”。
博里與麥肯羅是男子網球史上最出名宿敵之一。麥肯羅回憶起博里退役時,眼泛淚光地說:“我不敢相信他竟然要退役,之后幾年里,我一直勸他回來繼續打球......即使他的回歸,意味著我會被他擊敗
2022.9.17
費德勒宣布退役之后兩天,我仍然沉浸在一種物是人非的傷感里,然后再一次翻出了這一部紀錄片。奶牛輸給過德約和納達爾不止一次,甚至經歷過很多次刻骨銘心的失敗,但正是像08年溫網或者19年溫網這樣的失敗,才讓其他所有的勝利(17-18年的夢幻返場)顯得尤其珍貴,更何況比賽本身就已經是永恒的財富了,不管對雙方還是球迷,抑或是整個世界。
哇哦哇哦哇哦~2008年,是我喜歡網球的第二年,11歲,縱然過了10年也不能說是資深球迷,畢竟中間空白了那么多年。我學網球之前,知道的名字就只有越前龍馬、手冢國光…幼稚可愛的不像話。
有一天起出現了兩個偉大的名字:費德勒、納達爾,此后的幾年除了娜姐、小德之外,再沒有別的名字出現在耳邊。(我真真是個偽球迷)。
08年我還是個孩子,我們那個小城只有市體校有教網球的地方,只有兩個室外球場,提供給業余學者上課,網球在落后的老工業城市里是個格格不入的“新奇玩意”,似乎有些顯得矯情
《天才之擊》寫在奶牛宣布退役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63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