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的是2001年美國遭到基地組織的恐怖襲擊,讓美國人大吃一驚,本來號稱世界上最強大最富有最安全的國度,卻被打了一悶棍。一時間,美國國內的愛國主義情緒陡增。在這種形勢下,美國入侵阿富汗。首先派出了綠色貝雷帽部隊的納爾遜上尉率12人,利用各類當地軍閥與塔利班組織的矛盾,共同對付塔利班,用三周時間,打了一場漂亮仗。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這一仗的過程。可以作為一個戰例來看。
這無疑是一部美國的主旋律電影。從十二勇士的愛國熱情和好戰情緒,到指揮官拿出911的彈片送給納爾遜

很有意思的翻譯:阿富汗是帝國主義必爭之地... 我看說成“帝國主義”,有歧義。原文是"This isAfghanistan,Graveyard of many empires”, “這里是阿富汗,很多帝國曾經的墳場”。專門看了下維基百科,阿富汗歷史確實很有意思,真的是被無數帝國占領過。歷史上:波斯帝國、塞琉古帝國、孔雀帝國、貴霜王國、大唐帝國(嘿嘿)...... 本國的杜蘭尼王朝、巴拉克查依王朝。
我在加拿大定居了15年,從西方和大部分國家的眼光看這場戰爭,是正義和自豪的。最初的初衷當然是單純的軍事報復

跟同事睇戲,無期待,無失望。 毫無懸念,大美國主義,超級英雄打不死。自然地著默描寫人物少。戰鬥片講浮誇唔夠鋼鋸嶺誇張,但騎兵vs坦克、連發40發火箭炮(?)、主角隊長出戰前未有實戰經驗(人都未殺死過),為突顯有美國人好勁,無左佢唔得咁樣,劇情難免誇張到好好笑,足以由頭笑到尾。本身對白都有唔少笑位,例如隊員間互相取笑、嘲笑。不得不說場景環境好靚,山勢險要

看了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了戰狼里那句“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只不過自衛反擊戰后中國已經多年不動干戈,所以對于現在年輕的觀眾來說,戰狼里的這句話更像是一種帶有大國威嚴的警告,一句豪情萬丈的示意。糖放多了容易膩,戰狼太過于著重調動觀眾的愛國情緒,在這一點上,林超賢棋高一著,紅海行動沒有刻意宣傳這種自豪感,而是讓觀眾在對華僑的及時救援、先進的軍事裝備中去體會的,同時又通過死亡和犧牲去表達戰爭的殘酷和反人性,從而讓觀眾明白了國家強大的意義在于能夠保障國民的和平和安全

熱播!觀《12勇士》之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