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意看的兩部電影都與精神疾病有關。一部是前幾年很火的《弗蘭克》,一部是法式溫情的《真愛滿行囊》。兩者都是從他者的視角來描繪與精神病人互動的故事。《弗蘭克》是從一個健康成年男性那里延伸出去的視線,而《真愛》是一個前青春期小女孩以探知自我為主,涉及到一個逃跑的精神病人的故事。
[真愛滿行囊]
相對來說,兩部片子里面我更加喜歡《弗蘭克》,雖然作為劇作來說,兩部影片都是同樣優秀的。然而《弗蘭克》高出一籌的地方就在于

我并不同情片子里任何一人,也不厭惡任何一人。
John并無過錯,他做的事都只不過是一個普通人會做的事——喜歡音樂,努力練習寫歌,追尋自己的音樂夢想,找尋機會,盡可能提升自己。Frank有著出眾的音樂天賦,靠頭套來躲避外界對他的洞察。Clara希望樂隊不會被平庸化,維護著Frank與世事隔絕的才能,排斥John的加入,甚至在John的腿上刺了一刀。
樂隊里一共有過三個鍵盤手:第一個被John目睹投海自殺;第二個是戴著頭套自殺的Don。
“他連死的時候都想成為Frank啊。”
第三個是John。
Don曾經跟John說過
全片看完,甚是雞肋。
本片頂著劇情、喜劇、懸疑三個類型標簽,平心而論,哪一個都只能挨著邊兒,僅此而已。劇情2星,喜劇2星,懸疑2星,均分2星。文藝范兒給4星,但可惜類型標簽沒有文藝。
作為一個普羅大眾,完全不知所謂“法鯊”之類是何物,因此時常被豆瓣上文青味濃厚的評分給誤導一錘子,此片亦屬此列。

看了弗蘭克,想著來看一點豆瓣上的影評,然而卻發現都對不上我想看的東西。我想要在豆瓣上找到的共鳴感也難以體會。弗蘭克,我覺得怎么就那么的真實,我感受到他就存在在我的身邊。我的身體里的靈魂好似都躍遷出來,對著弗蘭克呼喊,我在這兒,我在這兒,你為什不來?很稀怪吧?
或許,我很在乎他人的看法,我蜷縮在我的世界里,生怕謊言被揭穿,我喜愛享樂的生活,我也熱愛身邊的生活,我卻用我的力量猛烈的撕扯著生活。我不會明白我要什么,我也不會去懂得自己去爭取什么。一切一切的影子都在我的身上重合,他們說,我太愛自己,我太關注自己,以至于關住了自己。你知道嗎?我愛我自己是因為我愛你們。因為你們看見的就是我,我要讓自己完美,我要展現可愛天才的我自己。然而事實是,我是一個笑話,是你們無窮無盡的取笑對象。我害怕著展露著,我藐視著呼喊著,我自以為是的浪蕩著。我以為我是灑脫者,額.....我狂笑著,嘶吼著,我到最后嗚嗚咽咽的苦吟著,我微笑著跳著舞,我扭動著我邁不開的腳步。我的身體站著思維,我的眼眶打著節拍。可是我終究是我

《弗蘭克》音樂的精神病患者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