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看了個戰爭題材的電影,dos極力推薦的《We Were Soldiers》。這個電影名字打眼一看就讓人有一探究竟的沖動,估計又是文藝青年之魂作祟……唯一的愿望是它比高中攝影課的那部《狙擊手》更適合我,那部電影給我留下的全部印象是叢林、迷彩服和一桌子的口水。
電影時長2小時18分鐘,昨晚看了一大半,早起收了個尾。很多臺詞特別贊,"……though they call god by different names"、"We didn't fight for the nation or the flag, we fought for each other."經典橋段也很密集,后方的娘子軍們表現出色。但是終究沒想象中那么好,沒能一口氣看完。
也許不能怪這部電影,對戰爭題材的電影我從來都不大有愛,經歷有限吧,家里也沒有老戰士什么的跟我念叨,總覺得太遠,遠到只需要緬懷。
很幸運,在Startours工作的這兩個月,幾個游客替我補上了所謂的“戰爭體驗”。
Startours是個太空飛行模擬器,每年的這個時候,全球的星戰粉絲都會齊聚迪斯尼的好萊塢主題公園,這群狂熱的人只為星戰而來

自認為本片的敗筆在于開頭引出的思考并沒有在最后得到很好的解答。讓一個士兵殺人必須要給他一個合理的purpose。這部戲都在探索這個主題。
首先營長在學習戰爭背景的時候就意識到了這場戰爭就像是美國早期和印第安人作戰一樣,是侵略性質的。訓練的時候就展現出來了擔憂: 我們是不是在做正確的事。營長和排長祈禱的那場戲,更是引出了一個思考:我們是不是在犧牲一小部分人的代價下救了更多人的生命?對于這個問題營長不知如何回答,因為他也不知道便打岔說越共是異教徒,我們是信奉上帝的正義軍團

難得看了個戰爭題材的電影,dos極力推薦的《We Were Soldiers》。這個電影名字打眼一看就讓人有一探究竟的沖動,估計又是文藝青年之魂作祟……唯一的愿望是它比高中攝影課的那部《狙擊手》更適合我,那部電影給我留下的全部印象是叢林、迷彩服和一桌子的口水。
電影時長2小時18分鐘,昨晚看了一大半,早起收了個尾。很多臺詞特別贊,"……though they call god by different names"、"We didn't fight for the nation or the flag, we fought for each other."經典橋段也很密集,后方的娘子軍們表現出色。但是終究沒想象中那么好,沒能一口氣看完。
也許不能怪這部電影,對戰爭題材的電影我從來都不大有愛,經歷有限吧,家里也沒有老戰士什么的跟我念叨,總覺得太遠,遠到只需要緬懷。
很幸運,在Startours工作的這兩個月,幾個游客替我補上了所謂的“戰爭體驗”。
Startours是個太空飛行模擬器,每年的這個時候,全球的星戰粉絲都會齊聚迪斯尼的好萊塢主題公園,這群狂熱的人只為星戰而來,不是米老鼠唐老鴨一類不入法眼的幼稚角色

戰爭場面如此之假,竟然還有這么多人為美國大兵的英勇叫好——大囧
你要是學著梅爾吉布森那樣耍酷,在戰場上包你第一個腦袋開花
越共傻到沖到你跟前給你當活靶打?這個世界上也就有三種人相信——真的傻B、此片導演、大聲叫好者
國內的主旋律片惡心得不夠,還要被美國人的愛國主旋律片惡心一把
╭∩╮( ̄︵ ̄)╭∩╮
看了這么多評論,真想說一句——文藝青年最SB

“我們曾是戰士”偶是沖著Barry 來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