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于"瘋狂" 我更喜歡的詞是"癡狂" "白癡"的"癡"
這是寫Camille Claudel的一本書的名字 所謂的"羅丹的情人" 這名字讓我氣憤 這個氣憤早在看[Camille Claudel]這個電影的時候就種下了 書看完了我更氣憤了 可能已經氣死了吧
瘋狂的毀掉了自己的作品 同時毀掉的是自己的心 和希望
瘋狂的不是她 而是那些叫她作瘋子的人
可憐的不是她 而是那些不知道自己瘋了的人
至少 她的靈魂始終和自己站在一起
你才是瘋子
"..她的臉永遠是驚惶失措的 永遠是語無倫次的 身邊的人不再相信她..
..她不同任何人說話 經常一個人喃喃自語 孑然而立 形影相吊.."
我能說我最喜歡的雕塑家就是你么
就象我說我最喜歡的法國女演員是Isabelle Adjani
醒不來 醒來我還是發呆 ..

在法國女演員中這兩位是最符合東方審美觀的了,而且又如此的相像;雖然氣質上是差別蠻大的。蘇菲給人驚艷的感覺,阿佳妮則更令人揪心,尤其是看完了《卡蜜兒-克勞黛爾》(《羅丹的情人》)之后,心里好郁悶,是看到一樣值得用心呵護的東西無奈的被一步步毀滅時,那種無能為力的心痛;忍不住挑出一些片斷,又看了一遍,結果心酸不已,只好出去跑步,讓自己從幻覺中逃脫出來。
尤其是克勞黛爾被送上瘋人院的一幕,看到他弟弟保羅麻木的站在一邊,無奈又傷心的樣子,心里非常的埋怨這位不停的把成就掛在嘴邊的大作家,實在是太不像個男人了,怎能眼睜睜看著姐姐被帶走而不竭盡全力去幫助呢?姐弟兩人當年是多么的親密啊,這時反而想不到羅丹的責任了,戀愛中的男人多數口惠而實不至,尤其是這人風流成性早就人盡皆知,和一個出色的成功男人交往,在感受他的魅力的同時自然要付出代價,如果此時的女人是對他有所要求的話,按照舊道德的約束,這個男人應該去承擔,但是因為種種的原因無法承擔,有時也是無法指責的,愛情、性欲、仰慕、師生、創作伙伴
感情熱烈的女人總能在人群中引人注目,再加上一些漂亮和才情,更容易成為茫茫星辰中矚目的那種。但感情的熱烈勢必是浪漫的內心和敏感的性情。卡蜜爾無法接受羅丹搖擺不定不肯做抉擇,她也無法看清自己某種程度上是在做犧牲,犧牲自己的身體和才華去給自己的愛人供養。最后的瘋癲和錯亂太令人心痛。是她的痛苦逼瘋了她,是她對生命和人生尚存的希望逼瘋了她,她的渴求和現實的窘迫逼瘋了她了。

“卡蜜兒·克勞岱爾”Don't Point Your Fucking Finger At Crazy People..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