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8 17:18
首映:1935-02-03(中國大陸)
年代:1935
時長:106分鐘
語言:無對白
評分:8.5
觀看數:67185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不倒新女性終倒下了
1.構圖:阮玲玉飾演的韋明女作家望著車窗外,車窗的框變成電影畫幅的邊框,穿插進關于韋明前史的交代,再現電影機制放映的過程。
2.蒙太奇思維:用時鐘的變化銜接上海各行各業日常的工作生活場景,快速剪輯,形成一幅社會風情畫的段落。
3.符號隱喻:碼頭上擁擠的人群場面,俯拍大全景,密密麻麻形成視覺沖擊,象征時代的潮流不可擋之趨勢。結尾處載有韋明死訊的報紙飄到路人的腳下,被人撿起丟下,又被無數人踩過,象征以這個女作家為代表的暫時掀起一陣浪潮的現象也很快被淹沒在時代之中
《新女性》是由蔡楚生導演的左翼女性電影,這是一部“新”的電影。從片名而知,該片探討了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上海的女性,而其探討的核心則是這個“新”字,即新女性究竟新在何處,當然,電影也有其他新的地方,電影中流暢的敘事展現了充實嚴謹的劇作,生動而又典型的場景充滿了戲劇張力,在加上阮玲玉動人的表演,是整部電影放在整個三十年代,都是一部新的佳作。
新女性新在何處。電影中出現了三個主要的女性形象,即韋明,李阿英和王太太,她們三人的關系與交錯正好能展現新舊女性的形象
阮玲玉、鄭君里都是生于上海、祖籍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的電影人,二人在中國電影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至今仍被普通大眾所熟悉。其中不少電影的情節背景,都與上海有關,如《神女》(1934)《國風》(1935)等;與廣東有關的則如《一剪梅》(1931)中的廣東背景,《火山情血》(1932)中“下南洋”的習俗等。二人曾經共同出演《新女性》(1935)《國風》(1935)等影片,這些深刻的聯系,使在一篇文章中對他們進行統一的研究很有必要。
阮玲玉原名阮鳳根,生于1910年,短短25年的生命
2023-03-29 19:00于中國電影資料館
??也想擁有一個名叫“不倒的女性”不倒翁
??其實是紀錄片吧,導演怎能想象將近一個世紀以后,社會環境仍同從前一樣,對女性處處不寬容,處處不留情。
??“我要活啊!”又悲又怒,其實看到這里還抱有一絲期待,覺得她還有從病床上坐起那一天,活得春意盎然,凄風苦雨丑惡嘴臉都被埋在從前。爐火燒盡之后去吹它的灰燼,可以短暫看到紅色火星,然后是永久的熄滅。
??看著阮玲玉笑起來感覺能聞到春桃和百合的香氣。
對韋明的死并不感到意外 她是如何被摧殘最后又帶著憤恨不甘地死去 于我而言 也并未有多少振動 好像這就是女性慣有的命運 男權社會的土壤難以開出新女性的花 倒不如做一朵惡之花去攪出一趟渾水 讓泥點子濺在偽善者雪白的道袍上 被發現的女人 被發明的新女性 新女性同妓女住在一塊 時不時也要被那些迷人的概念所誘惑 被男性所施與的“身體的便利”所引誘 女性仍舊在諂媚與獨立之間兩難 很喜歡電影最后的鏡頭 韋明的死登在報刊上 這是男人以女人為噱頭謀利的手段 是一條王博士根本毫不顧及 與新歡濃情蜜意時揮之其去
不倒新女性終倒下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