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來劉德華打中年觀眾親子牌,是很巧妙的安排。
既拉攏了80后90后港片粉絲流量,用明星臉演技來刻畫死宅碼農這一稍顯沉悶的關鍵角色,為啟動北京根服務器埋下伏筆。
又能沾邊元宇宙虛擬生命那些硅谷新風尚,把量子計算算力對于強AI迭代進化的重要性,準確生動地向觀眾反復科普強調。
量子計算,強AI,核聚變,太空基建……
這都是要給今天在坐觀影的娃娃們,埋下星辰大海的種子。

《流浪地球2》后勁很大,看后第2天,仍在回憶思考電影里的故事。2是前傳,告訴我們危機發生的過程,讓我們明白為什么流浪地球1要花那么大的代價去帶著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好萊塢那樣,一小部分地球精英們放棄地球去尋找其他適合人類的星球。
地球上有我們愛的人,有我們的子孫后代,有人類文明存在的證明……
這些需要地球這個載體!
人類的存在,人類的后代,人類的愛需要有地球的存在!哪怕是數字生命,不也需要有個存儲硬盤不是嗎?
更何況,中國人骨子里認為人都有活下去的權利

郭帆導演的又一部誠意之作,可以說是五年來中國乃至全球最好看的一部科幻電影,能讓中國科幻迷、小破球的真粉們欣喜到流淚的一部電影。
視野大開,續集反超,豆瓣8.3的開分(前作7.9分),你可以相信中國科幻電影工業化后的實力和水平。
從引爆木星的外部高難,轉到表現離人類更近的近月危機,科技反噬人類的社會危機,災難更為深重的人類世界分裂危機,觀照現實,著眼人性,一部有著三體精神的現實科幻力作,余味足足。
災難場面之外,維度突破,很欣喜這個續集文戲給力,華仔飾演的科學家一心救亡女以新生
全文約 8000 字,閱讀約需 16 分鐘。
寫于 2023.01.29
.
把流浪地球2拆成兩部電影,我愿意打11分。
我之前看了《流浪地球1》,很不錯,但不足也很多,我覺得可以給個3.5星,出于對中國科幻電影的熱愛,四舍五入是4星。(原因下面會詳細說)
現在我看了《流浪地球2》,可能是因為看晚了,和預期的落差是有一點的,所以我覺得可能也就是4星的樣子吧。
但我就開始回憶《1》的劇情,其中最讓我不滿意的那個點,在《2》里似乎有了一些解答。
我越思考,越覺得,有可能真是這樣的……
假如真是我想的這樣的話

《流浪地球2》,科幻史詩片?災難片?或,推理片?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