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6-27 04:38
首映:1997-12-17
年代:1997
時長:97 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1
觀看數:13552
來源網:三年影視
搖尾狗:Why does a dog wag its tail?
Wag the Dog ( 桃色風云/搖擺狗 / 作大英雄 / 哈巴狗) 是近來看到比較有趣的電影
選舉之前11天,欲競選連任的總統碰上了性丑聞,為了保住支持率,熬過11天,總統的幕后人馬開始施展所能,轉移視線,第一個設想是:B3轟炸機正在起飛,我們將與阿爾巴尼亞“開戰”!總統班底飛向了好萊塢,尋找制片人…………
狗為啥會搖尾巴,因為狗比尾巴聰明,如果尾巴比狗聰明,尾巴就搖狗了(tail would wag the dog)。而電影真的就說的是個尾巴搖狗的故事,說的是“給我一根杠桿,我將撐起整個地球”的故事。
為什么輿論、宣傳如此重要?因為我們活在一個文字、圖像、影像的媒體“媒介”著的世界,如同坐著船兒漂浮在平靜的海水表面。表面之下的暗涌、遄流,這些真實反而對于多數人來說,是無法觸碰得到的。
以前讀馬克吐溫的《競選州長》,感慨美帝真是政治黑暗,真相無法厘清。現在看來,在政治中,真實的厘清永遠是困難的,有些事越描越黑,大有禪說出口就不是禪的味道。看見海面上浪打過來了要如何?管它無風起浪還是有風,弄個更大的浪壓掉它吧。
《搖尾狗》的英文名是Wag The Dog,另有《桃色風云》和《作大英雄》的譯名,但我覺得都不如搖尾狗來的貼切。故事講的是總統的特別顧問們鼓搗的一系列貓膩,那么,對于服務于主子的那些跟班們,還有比“搖尾狗”更好的形容嗎?
故事很好玩,正值總統換界選舉的時節,當任總統緋聞曝光,總統的跟班們(以羅泊特德尼羅為主)為了掩蓋他的丑行,轉移注意力,聯合好萊塢的達斯廷.霍夫曼共同炮制了一場和阿爾巴尼亞的假戰爭給人民大眾看……居然也沒什么人置疑。結果呢,人民被愚弄,總統勝利連任,看起來很是歡喜,只有霍夫曼一個倒霉蛋,因為太過興奮,竟然要公開自己的成就被暗殺。
看來看去,這個故事不知道是否影射的克林頓,他是在92到2000年當政,1997年7月份爆出緋聞,而影片是97年拍攝的…… 應該差不多吧。
影片雖然有很多破綻,不過在看的過程還是忍不住嘖嘖稱奇,這也就是在美國,總統還跟白宮坐著呢,這邊兒影射他的電影票房竟會節節攀升……而人家根本也不搞打擊報復
這是一部看起來輕松幽默的影片,這是一部幽默中又帶著些許的政治諷刺的影片。
影片講的其實就是總統的特別顧問們鼓搗的一系列貓膩事件。該影片一針見血地揭示了美國政治生活中政客、媒體與好萊塢之間相互利用的丑惡關系,與此同時還對白宮進行了戲劇化的巧妙諷刺。
影片的名字《wagthedog》,尾搖狗。也許你會有這樣的疑問,影片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一個名字呢?影片中有這樣的一段話:為什么狗搖尾巴?因為狗比尾巴聰明。如果尾巴更加聰明,他就可以搖狗。
其實,總統就好像是作為納稅人的公民養的一只是狗,而他所依靠的自己背后的公關團隊就是自己的尾巴。
聰明的總統撰稿人在關鍵的時刻握住了輿論的刀柄,操縱了大眾的傳播,僅僅與好萊塢制片人制作了一部短短的影片,就扭轉了總統的敗局。可以說,總統的公關團體為自己在公眾面前的作為編寫“符號”,如果說是總統的感召力使這群精英聚在一起從而使“符號”成為可能,那么正是他們的智慧使完美的“符號”為總統遮風擋雨。
輿論是掌握在懂得操縱輿論的人手上的。越是大眾的傳播
這部影片是campaign workshop老師推薦的,想看看所謂政治危機管理到底如何進行。
其實片中還是有很多解釋不通的地方,比如舒曼突然死亡這個和新聞之前報道不一樣怎么解釋,競爭對手幾乎沒有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任由自己的支持率不停下降這個也是不現實的吧。我不太懂政治但是感覺一切絕對不會那么容易。其實我知道美國大選過程中比這個更荒誕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故事肯定有,也絕對有很多更加偉大的扭轉危機的方式。這也讓我想到如果這件事是發生在現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主流媒體影響力降低,社交媒體發揮更大作用的時候,這一切會是什么樣子。
川普和希拉里競選美國總統的這一次,就是一個關于在互聯網時代中的民主選舉將如何進行的徹底的展示,過程確實也很狼狽,兩人在爭斗中早已喪失了體面和基本的禮數。都說欲望大家都有,但要注意吃相,所以之前那些政治人物們也絕非干凈,只是以前沒有互聯網強大的傳播力度來扯掉那些虛偽的美好的遮羞布而已。制片人主導一切,“這不過是一部電影”,依舊是好萊塢的手法
搖尾狗:Why does a dog wag its tail?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