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看得我如此尷尬,很難找到笑點,創新的色彩幾乎沒有,總炒一些老梗,能從這個節目中獲得的東西也很少;另外感覺明星們參加這個節目確實誠意不夠,圈錢的成分似乎占到很大的比重,評委們也還是用前幾年的老掉牙的那一套,完全沒有半點新鮮感;拜托了,各路大神們,來點新鮮的東西成嗎,沒有創新,所到之處只剩尷尬

其實對于第二季并沒有太大的期待,最近兩年的喜劇節目太多,過多的喜劇節目透支了喜劇的一個資源,臺上活躍的始終是開心麻花,德云社,遼寧民間藝術團,大碗娛樂,這幾大集團基本上壟斷了所有的喜劇節目的一個演出,從笑傲江湖開始,到后邊的歡樂喜劇人紛紛出現疲態,喜劇越來越不好笑,越來越難以吸引人,
單純看這一期的作品,非常奇怪的是,這三個作品都出現了時光穿梭,時光穿梭題材很多時候強調的是一個情懷,通過時間的一個改變,場景的一個倒序或者正序,來渲染人物的一個情感
![]()
《喜劇總動員》的車輪戰已經進行了第二期了。當小編追節目追這里時,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每一個跨界的明星主演都要找好多專業的喜劇大咖來給自己當助演,同時也給自己包裝了起來,把自己的面子也撐了起來。可最終影響的是自己的存在感,因為人們此時已經把目光放在了喜劇大咖們身上了。
其實這無異于包裝大于商品,最終顧客和觀眾所買到的是華麗的包裝,而作為商品本身卻失去了其本身的實際價值。比如,本期節目中的《瘋狂相聲》就是這么一個存在。主演郭濤一個人,不但把喜劇大咖盧鑫和玉浩請來了,而且還把國內很有名的華陰老腔表演團隊也請來了。但是主演,只是郭濤一個人。他的表演如何?呵呵,我們后面說。
這次咱只說一下岳云鵬,原來小編是比較喜歡他的相聲的。而且這次他來節目做特殊嘉賓,著實讓小編對他充滿期待。可是后面他在評分時的表現,的確讓小編很失望。好咱們接著還像之前那樣,來分析一下節目中的四個喜劇作品。在分析中讓我們看看岳云鵬的任性與偏向。
一、秦海璐、桑茗勝的《超人夫婦》,有效果沒笑點
![]()
起初,《喜劇總動員》和《跨界喜劇王》差不多是同時誕生的。當時最先提出演員跨界這個概念的,是北京衛視。而《喜劇總動員》是模仿和跟風。但不管怎么說,這兩個節目是同質化的,都是以明星大咖的喜劇跨界為主的節目。
<圖片1>
但是,在跨界這一概念的詮釋與執行上,兩個節目做得都比較一般。可以說兩個節目的初衷都是相當好的,但在執行環節上就出了問題。問題就出在明星大咖們身上,因為他們的咖位太大,導演組支使不了他們。所以在喜劇跨界這一行動上,明星們做出的成績也就參差不齊了,而且整體水平會更加難看。在難看這一點上,已經結束的《跨界喜劇王》的第2季早就做出典范了。本來這次指望著《喜劇總動員》能夠不走北京衛視的老路呢,可實際情況卻很讓人失望。哪里失望?請跟小編往下分析。
一、郭濤團隊的《爸爸的秘密》
時間長度為14分;包袱數量勉強算成15個。比較新鮮的包袱,大約也就2-3個。在字幕中顯示,小品本子的策劃是開心麻花。歷來,開心麻花的編劇能力都比較強,特別是在正劇劇本的創作上,是一個比較牛X的團隊。就拿《爸爸的秘密》來說
![]()
看了這個標題后,讀者朋友你也不用驚訝。其實,自節目開播以來,《喜劇總動員》差不多所有的喜劇小品都有一個通病:包袱頻率低、質量低;笑點節奏拖沓。至少目前還沒發現包袱比較密集的作品。當然,那些驚人的包袱和笑點還是有的,但卻被包裹在很厚的面皮當中。
<圖片1>
而且,本期的4個作品,也依舊延續著這種通病。那就是注水、皮厚。經常看喜劇的人都知道,正常的喜劇小品,一般都是平均1分鐘抖2個新鮮包袱,這一頻率是喜劇小品的標準配置。而當喜劇作品的包袱頻率低于這個標準時,作品就會顯得相當無趣而沉悶。可以說,以往和本期的作品,似乎都沒達到這一基本標準。
<圖片2>
以往的《喜劇總動員》的作品,這里就不方便講了,這次小編就集中分析一下本期節目的4個作品。看看它們是不是有兌水、皮厚的現象。
<圖片3>
一、郭濤、郭陽、郭亮的《換臉》
這個作品的頭,開得并不好,那就是皮厚。但愿后面的作品不要這樣。心急的觀眾會受不了的,甚至會調頻道的。作品開局都已經2分多鐘了,還沒見到笑點呢。作為喜劇來說,這就是最大的硬傷。
<圖片4>
![]()
現在看歡樂喜劇人第一季還是很ok的,當時真的都沒什么廣告,而且當時喜劇節目不多,也不是審美疲勞。然而現在,尤其歡樂喜劇人二 這個節目的廣告詞真的是多,看小品簡直就是在被洗腦,每個小品的創作中都得帶一句廣告詞,真的沒什么好看的了,原本就審美疲勞,還不去創新,真的沒什么好看的了。廣告詞說那么多確實有用,時長兩小時的廣告
![]()
“喜劇總動員 第二季”不忍直視!本期《喜劇總動員》4個作品,依舊注水、皮厚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