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may say I 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我想,dreamer應該算是褒義。一講起好萊塢,就是快餐文化,即使是奧斯卡大片一般也很少能逃的過我這個評價。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看美國片子了——改看日本動漫。也就是看動漫,后來才開始看Dreamworkers到片子,開始并不怎么出眾,只是對傳統的反叛、解構,后來就逐漸有了自己的價值觀。體現一種或許叫美國的價值觀吧。我們常在批評米國人什么離婚之類的不注重家庭。可我想一個中國人很難說出“既然我們是一家人,那大熊要我們就給你唄。”這樣的話,在他欺騙你那么久之后。看到這的時候想起了那次韓國留學生槍擊案之后給他的那根蠟燭。在中國一起都被政治化之后,看到這些讓我很感動。
dreamworkers也有米國人特有的那種政治幽默,大熊最后在路邊的那段臺詞,我馬上就想到了俄羅斯。呵呵,真的把人罵得只能是吃啞巴虧。
我現在有些懷疑美國人是不是真的在給我們傾銷文化垃圾。

印象最深的就是family這個詞。
沃恩說:如果一開始你說偷東西,是為了給熊。我們就會都給你,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從大家對RJ不相信到信任,沃恩對DJ從嫉妒到理解,從阻止到包容。RJ對大家由欺騙到懺悔。
美國的喜劇,總是帶著教育意義,而且是不讓人反感的教育。

不是每部得9分的電影才是好電影,不是每部票房很高的影片才是最佳影片。在我心中,這部影片有無比重要的意思,因為他告訴了我什么才是一個家。
剛看完卑鄙的我,看到大家的評論什么溫馨片啦,很感動啦,很好笑啦,但是我只是覺得主題不錯,沒有touch到心坎里的那種感覺,也許,人的笑點有高低,但是隨著看的搞笑片越來越多,笑點也會提高吧。
超級喜歡主角-一只浣熊,以至于我在想什么時候能養只浣熊當寵物就好了。看美國的影片得慢慢品,每一個細節都是伏筆,這部片子我看了不少于5遍,因為有時候在生活中覺得某個場景很像在哪里看到的,于是又找出影片來看,才會懂得當初沒看懂的寓意。
雖然這部片子評分不高,但在我心中這部片子和鯊魚黑幫一樣并列卡通片首。純屬個人喜好,不推薦大眾觀賞。

從一開始我就對BF說
這絕對是一個薯片廣告
說到這里
我BF就說想要吃薯片了
這電影能達到這效果
就不錯了

對話非常有意思,很多對現實生活的諷刺,像junk food, couch potato,開費油SUV等等,還有就是對家庭、親情和愛情的思考,比如最后shell-shocked Verne, :), 告訴RJ親人間有時不太擅長表達情感;傳承了shrek的風格。
就是bruce的聲音聽著不太像了,還有不知道Hammy the Squirrel喝了啥飲料竟然讓時空靜止,偶也想弄一瓶來試一試,呵呵

雖然是動畫片可是表現得內容很清楚并且讓人發省
人類大片砍伐森林,動物保護意識差等都從側面展現給
現在都市的人們為了自己的生活而作出的種種錯事
影片幽默詼諧,很好笑。比冰川時代2好看。

《籬笆墻外》over the hedge, over yourselves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9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