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8 13:01
首映:1984
年代:1984
時長:113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8.1
觀看數:37931
來源網:三年網
雷雨打落的花
繁漪是《雷雨》中最具特色、個性最為鮮明的人物形象,她出生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之中,面對現實的黑暗,她于這個社會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她努力追求自由,反抗這個社會的壓迫與束縛。
繁漪與周樸園之間的婚姻是沒有愛情的婚姻,他們的婚姻悲劇是封建婚姻制度自身導致的,也是這個社會、這個時代的悲劇。她于周樸園不僅沒有愛情,就連關系也是不平等的。周樸園作為一個封建資本家,有著很強的控制欲,任何人都必須要聽從他的指揮。
高中的時候第一次看曹禺的《雷雨》,是因為作為選段編進了語文教科書里,當時語文老師覺得我們年紀小,從書里很難體會人物情感,特地抽了兩節課給我們看電影,當時只能看懂這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原諒我五六年過去了,還是不能說自己真的看懂了。時間僅從下午三點鐘到夜里,兩個家庭三十年的恩怨,八個人的愛恨交織被表現的淋漓盡致。封建社會,階級對立,腐朽頑固,有人掙扎不甘,有人懦弱畏縮,清醒的不清醒的,理想的不理想的,有人跳出大局有人被困井底。想逃離的,想隱瞞的,想抗爭的;善良的,單純的
就不寫原著相關了,直接跳過原著評析影版《雷雨》。
首先作為1984翻拍話劇劇本的電影,這一版的雷雨表現效果很不錯。在沒有字幕的情況下,演員的演技和表現力就更加的重要了,這是本人所看的第一部無字幕版本八十年代電影。(網上似乎沒有配字幕版本的,沒有找著)。
不禁感到在2021年能認真的看完這樣的老電影,并不是輕易的事情。
因為是劇本改的影版,細節處稍微有些變動但總體來說效果還是很好的。從故事線展開分析,1984的影版雷雨塑造了一個很渣的大少爺,一個無辜的二少爺
這是我看過的最震撼的電影了,改編自劇作家曹禺的作品《雷雨》。講述了封建資產階級家庭兩代八個人的愛恨情仇。簡單介紹一下人物關系,某煤礦公司董事長周樸園年輕時認識了在周公館幫工的梅媽的女兒梅侍萍,與之相愛,育有兩個兒子。然后為了娶一位門當戶對的闊小姐繁漪,連夜把梅侍萍和奄奄一息的剛出生三天的二兒子趕走,強行留下大兒子周萍,梅媽聽聞后被氣死,梅侍萍走投無路只好投水而死。后被人救活。“為著自己的孩子先后嫁過兩次。”后嫁給下等人魯貴,生了女兒四風
《雷雨》代表著中國話劇創作的成熟。它已有70多年的演出歷史,在舞臺上常演不衰,已成為中國話劇舞臺上的“看家戲”。僅北京人民藝術院的統計,自建國國后的50年代至今已演出500多場。《雷雨》每一次重新粉墨登場, 都被導演演員賦予了新的生命, 它都按照那個時代的要求, 在作者的原意和的劇本框架上有所增減和誤讀。1984年孫道臨將《雷雨》改編成電影,卻飽受詬病。筆者以為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此次改編得過于死板,沒能真正理解作者、理解觀眾、理解作品和人物,顯得過于呆板,不能打動人心。
一、作品的心;
對于此次改編,孫道臨還是比較忐忑的。認為那是“一種奢望”對于主題,他感到“無從下手”,于是他做了不少努力,包括親自拜訪請教曹禺先生。最終他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由于這個劇本已那樣深入人心,總體結構如大加改變,會造成面目全非之感,因此,以基本上不沖破原作的嚴謹結構為宜。他把樸園、侍萍的關系的發展,作為“主線”,并且一開始作為暗線,后來一度上升為“明線”。 周家和魯家糾葛在一起,后來分裂了,雷雨傾瀉下來了
雷雨打落的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