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6 23:09
首映:1976-07-10(中國香港)
年代:1976
時長:97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6
觀看數:68488
來源網:三年片在線
讓人流連!楚原的天涯明月刀
最近半年來,斷斷續續看了200多部邵氏電影,基本是一天2-4部的節奏,若感覺內容不精彩,就會快進看完。我從來不認為張徹拍攝的打斗片中包含什么“武俠”情節,因為張大導演的大多數片子,其實都非常的雷同,觀念里,我也一直認為:開鏢局,當鏢師的這種,在武俠江湖中是比較擺不上臺面的。正如有些名門正派是明確告知門下弟子不得走鏢保鏢,不得看家護院。那么張徹另外一類電影,則是圍繞“少林五祖”或者“街頭青年”來的,顯然,這也不算武俠。武俠是有武俠之道的,恩怨情仇、為國為民、懲奸除惡之類
剛剛看完小說,接著看的電影。對比昨天看的93年陳勛奇拍的《邊城浪子》,覺得大概還是老了的狄龍更像小說中的傅紅雪,更有那種灰色陰暗的表情、對一切都幾乎無動于衷的神態。30歲的狄龍實在是藏不住那股青春的活力,那個傅紅雪即便是一身黑衣一柄黑色的刀,仍舊只是個獨行俠,而不是個傷心人。大概我想一個一部分原因是沒有按照小說中所寫讓傅紅雪跛足吧,這一版的傅紅雪身手太矯健了。
其實整個故事改編得算是不錯,除了傅紅雪的那種壓抑氣質沒有表現出來之外,小說最重要的主題都表達得差不多。將周婷的故事改用傅紅雪在街邊喝酒時的一場偶遇交待出來,算是一個很成功的改編,既不需要花很多時間交待前因后果,又能表現出傅紅雪對弱勢之人的同情。當然,他內心更深層的糾結和掙扎就無從體現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九十分鐘的電影,還要照顧打斗的場面,用在刻畫人物心理活動上的筆墨就不可能太多。
其實小說的重點并不在孔雀翎,但是電影給人的感覺好像主線是它。當然這也是改編的一個方面吧。小說的內容要豐富得多,無論從傅紅雪的性格來講
天涯遠不遠?
不遠。
人就在天涯,天涯又怎么會遠?
看到這個名字,自然而然的就想到古龍小說里那段開頭。
我曾經很愛的小說,看過好幾遍,實在熟悉,所以電影買了好久,才記得要看。
《邊城浪子》里的傅紅雪黑衣黑刀,拖著一條殘疾的腿,懷著與身俱來的仇恨,孤獨的向前。
這不就是雷力嗎?
我后來常常這么想。
如同看了《保鏢》后,我覺得駱逸就是阿飛。
可是他沒有演,這些好像給他量身訂做的角色,最終他一個也沒有演。
狄龍演的傅紅雪,是37歲的傅紅雪,他給這個角色定了型。后來的傅紅雪,有好多都是這樣的衣衫,這樣的刀。
一開始還是鳳凰集,拿著薔薇劍的翩翩公子燕南飛,是羅烈演的。
我很無語。
燕南飛縱酒,尋歡,聲色犬馬。傅紅雪在燈光照不見的角落里等。
三更一到,笙歌美人俱散去,余下兩人面對。
一切一切,看來都和原著相仿,只是從暗處走出的傅紅雪,腿不再殘疾。
一、從來處來,到去處去
天涯不遠,因為人在天涯;歸途難覓,因為近在眼前。西方哲學的經典命題是你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古龍說,從來處來,到去處去。奇怪的問話只能用奇怪的話來回答,有朋至遠方來,遠方是何方?虛無縹緲間,云歸不知處。
這個模糊的邊界就是古龍的引畫論入武俠,所謂歸處,是莊老告退,寄情山水。雖然山水方滋,但遠山的層巒疊嶂不可用潑墨,因為山水所代表的內在人格是道中有象,象中有情,潑墨會破壞情的歸處。古龍按山水畫的風格在《蕭十一郎》中做了一個美妙的新世界,叫玩偶山莊
讓人流連!楚原的天涯明月刀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