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2 11:28
首映:1984-11-09
年代:1984
時長:89分鐘
語言:英語,匈牙利語,意大
評分:8.6
觀看數:33238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天堂陌影:1984,《Stranger Than Paradise》:靈魂中無可剔除的疏離
片名很有趣:
"Paradise"即“New York”,也即"America";
而借由"Stranger",Jarmusch為片中人物處境營造出獨特的鏡頭語言體系,無不反應著片中所有人物——無論是獨自離鄉的表妹Eva、自詡深諳"American"生活之道的Willie和Eddie,都無法跳脫生活的疏離和虛無。
先列舉三個較明顯的特點:
一是貫穿全片的黑屏轉場,一方面營造出被割裂的時間斷層,突出時間的流逝(且是“無謂的流逝”);另一方面,外現了人物的疏離感——即對固定長鏡頭的破壞,硬生生將人物“強行”抽離出他們所在的空間。也就是說
前些年的時候,我通過哥們認識了一人高馬大,前挺后翹地姑娘X。這里的X是姑娘的代稱,不是“操”或者性器官的意思。當然,這并不代表我對X沒動過邪念。只是時至今日,時光帶走了大部分記憶,留下的只有我對X身材的印象。我同X的交往很奇怪,現在想想還覺得是如此的不自在。剛開始認識的一年多,我同X不知疲倦頻繁的吃飯,只是吃飯,后來幾乎達到了熱戀中男女朋友吃飯的頻率,當時我就震驚了。后來又一年,我倆好像都覺得煩了,就彼此在也沒聯系了。又過了一年,X突然約我去吃飯,然后又持續了長達一年的吃飯,逛街,KTV……當然,頻率沒有那么多了。后來,因為有個賣亢奮飲料紅牛的傻妞總亂攪和,我又覺得煩了。我跟X說,我發誓我這輩子都沒見過紅牛姑娘這么傻b的女人。X無奈的說,她內傻b同學就內樣。有次,紅牛姑娘在MSN上跟我說,X的家的門檻都快被相親的人踏破了,家底豐厚又有姿色。我說關我蛋事。帶著對紅牛姑娘的厭煩,捎帶著連X都懶的搭理了。于是,一直持續到至今。前兩天,聽哥們說,X跑到LA去生孩子了,恭喜她孩子拿了美國戶口。
說到美國
真厲害啊賈木許,早期作品其實就已經極具風格。瑣碎但內含詩意。用黑場來轉場,碎片的敘事,太喜歡了,沉浸感十足。一場場戲組接起來就把故事講出來了。不得不說這真是很難被定義的一部電影。
有趣的人物永遠是關鍵..Eva Willy Eddie。看似非常隨意的敘事、臺詞,其實有極高的人物塑造效率。有意思的匈牙利表妹、居住美國的痞子匈牙利移民Willy、傻傻憨憨的Eddie。我現在覺得任何用詞可能都過于簡單了,這間接說明了人物塑造上的成功
Eva就是這樣提著一個小箱子和大紙袋伴著歇斯底里的背景音樂走入了我的視野,穿著我最愛的一身黑。
威利接到姨媽的電話,得知素未蒙面的表妹Eva會在自己家里借住十天,反應十分不情愿。
在這十天里,我看不明白Eva為何會來到這里,大多數時間她都在坐著或站著抽煙。無聊的人不只Eva,威利同樣如此,他以吃電視餐,穿美國流行的衣服把自己判定為“美國人”,和好友艾迪以賭為生。三位主人公的煙、賭是我最討厭的生活添加劑,但是他們的茫然和孤獨卻是幾乎所有人都擁有的一種狀態。
生活在別處?
我們總是厭倦自己一直長大生活的地方,因此我們信誓旦旦的認為生活總是在別處。換一個地方生活會無限美好。如美國這種象征著自由民主的繁榮國家更是向往之地。因此看來對于這兩個來自布達佩斯的年輕人來說美國應該是天堂。但會是期望所如此嗎? 電影的開場畫面就說明一切了。鏡頭里下了飛機的艾娃,似乎只是來到了一個廢墟。
導演賈木許,這個在垮掉一代思想流行的年代長大的科班出生的文藝青年,絕然就不會走上好萊塢的電影套路。而這群垮掉的一代也不會對這美國有多少好感。這個天堂對于他們來說,只是一個異客。
電影里面表達手法很有獨創性,基本一場下去就是一個鏡頭到底。但是一點也不覺得沉悶,反而感覺十分有趣。不得不佩服這位美國獨立電影鼻祖。
已在美國生活的威利,似乎感覺自己已經融入到這個國家里面,看美國的球賽、美國肥皂劇、習慣了美國快餐、甚至還有個美國朋友。雖然生活無聊無比,但又自得其樂自己成為了這個偉大國家的一名
天堂陌影:1984,《Stranger Than Paradise》:靈魂中無可剔除的疏離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0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