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6-30 23:42
首映:2016-12-16(中國大陸)
年代:2016
時長:86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7.6
觀看數:35525
來源網:三年網
【我在故宮修文物】視聽享受的紀錄片片 他們是站在時間軌道上,守護歷史的人。
從電影院出來的那刻居然覺得好失望。因為排期少而且時間雞肋我幾乎是排除萬難才看上了這部電影但是給出來的效果卻讓我在觀影中不斷地涌起不滿的情緒,幾乎想中場離開。我情愿自己和他來個美好的錯過……
這部片子簡直就是當初紀錄片剪剩的“廢片”集合,加點紀錄片里比較有內涵的鏡頭重復利用,最后再來個主題升華!電影完工!
媽的(;?_?)我真的不想爆粗
我希望你能好好的本分的做部紀錄片,而不是為了熱點,為了推廣或者難聽點的為了錢而去倉促且難堪的拼出一部電影來。
紀錄片本身已相當精彩
一直都聽說B站的這部三集紀錄片很有看點,而且不久就要搬上大銀幕,于是為了展現自己對于老一輩手藝人的敬佩和對于紀錄片勇闖大銀幕的鼓勵,決定憋著不在B站看,一直等到了今天。看完總體而言是值得的,因為全篇用最純粹的鏡頭向人們展現了一個在故宮內外看不見的文化的傳承。當我們在游覽紫金城的時候通常只會為那些恢弘磅礴的皇家大氣所震撼,然而那些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瑣碎之物卻未必有時間細細品味,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卻有人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將歷史一點點修舊如舊的還原
整體7.5分吧
有幸參加了上海的點映,看到了傳說中的王師傅,和片子里面一樣溫文爾雅。現場好多90后的粉絲。
我是先得到了上海的點映的邀請,再去看的紀錄片補充一下背景知識,后來看完電影后,給自己的機智點個贊。電影相對紀錄片而言,少了旁白,更加注重人物情懷。但是畢竟原本拍攝就是沖著紀錄片拍的,沒有劇本,沒有對白臺詞去解說他們正在做什么。如果沒有看過紀錄片的觀眾看電影,一定會覺得很混亂。
雖然紀錄片中的旁白被很多人吐槽發音標準,但是旁白有助于觀眾理解,電影本身剪輯比紀錄片要混亂,少了旁白的解說,那種帶著對文物興趣而來的人可能會有點失望。因為會不知道工匠們修的是什么,這個東西的意義何在。鏡頭的順序錯亂,很多鏡頭很不錯很有寓意,但是剪輯的錯亂感覺不到了那種意義,例如東歌在故宮廣場騎自行車,第一個這么做的人是溥儀。例如萬壽屏風,例如古畫修復。沒有了解說,觀眾完全不知道他們在如何做,僅憑工匠簡短的幾句聊天來說明,遠遠不夠的。
片子有情懷有意義
【我在故宮修文物】視聽享受的紀錄片片 他們是站在時間軌道上,守護歷史的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60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