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2 05:22
首映:2017-10-28(中國大陸)
年代:2017
時長:75分鐘
集數:12集
連載:更新至20集
評分:4.7
觀看數:29516
熱播指數:125
來源網:三年影院
《喜劇總動員 第二季》本期《喜劇總動員》4個作品,依舊注水、皮厚
為什么看得我如此尷尬,很難找到笑點,創新的色彩幾乎沒有,總炒一些老梗,能從這個節目中獲得的東西也很少;另外感覺明星們參加這個節目確實誠意不夠,圈錢的成分似乎占到很大的比重,評委們也還是用前幾年的老掉牙的那一套,完全沒有半點新鮮感;拜托了,各路大神們,來點新鮮的東西成嗎,沒有創新,所到之處只剩尷尬
文|一驚(珞思影視研究組)
“這季冠軍作品《等你回家》簡直年味四溢,看得心里暖暖的,有一種戳心窩子的感動。也許我們免不了要面對一群奇葩家長,但是我們也知道,他們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
1月20日,原創喜劇競演節目《喜劇總動員2》迎來巔峰收官夜。賈玲、魏大勛、張小斐、何歡聯袂帶來的走心之作《等你回家》征服觀眾,魏大勛一舉折下“喜劇新人王”的桂冠。
都說喜劇是剛需,鴨梨山大的現實里,每個人都需要拯救不開心,更何況年關將至煩惱徒生
起初,《喜劇總動員》和《跨界喜劇王》差不多是同時誕生的。當時最先提出演員跨界這個概念的,是北京衛視。而《喜劇總動員》是模仿和跟風。但不管怎么說,這兩個節目是同質化的,都是以明星大咖的喜劇跨界為主的節目。
<圖片1>
但是,在跨界這一概念的詮釋與執行上,兩個節目做得都比較一般。可以說兩個節目的初衷都是相當好的,但在執行環節上就出了問題。問題就出在明星大咖們身上,因為他們的咖位太大,導演組支使不了他們。所以在喜劇跨界這一行動上,明星們做出的成績也就參差不齊了,而且整體水平會更加難看。在難看這一點上,已經結束的《跨界喜劇王》的第2季早就做出典范了。本來這次指望著《喜劇總動員》能夠不走北京衛視的老路呢,可實際情況卻很讓人失望。哪里失望?請跟小編往下分析。
一、郭濤團隊的《爸爸的秘密》
時間長度為14分;包袱數量勉強算成15個。比較新鮮的包袱,大約也就2-3個。在字幕中顯示,小品本子的策劃是開心麻花。歷來,開心麻花的編劇能力都比較強,特別是在正劇劇本的創作上,是一個比較牛X的團隊。就拿《爸爸的秘密》來說
看了這個標題后,讀者朋友你也不用驚訝。其實,自節目開播以來,《喜劇總動員》差不多所有的喜劇小品都有一個通病:包袱頻率低、質量低;笑點節奏拖沓。至少目前還沒發現包袱比較密集的作品。當然,那些驚人的包袱和笑點還是有的,但卻被包裹在很厚的面皮當中。
<圖片1>
而且,本期的4個作品,也依舊延續著這種通病。那就是注水、皮厚。經常看喜劇的人都知道,正常的喜劇小品,一般都是平均1分鐘抖2個新鮮包袱,這一頻率是喜劇小品的標準配置。而當喜劇作品的包袱頻率低于這個標準時,作品就會顯得相當無趣而沉悶。可以說,以往和本期的作品,似乎都沒達到這一基本標準。
<圖片2>
以往的《喜劇總動員》的作品,這里就不方便講了,這次小編就集中分析一下本期節目的4個作品。看看它們是不是有兌水、皮厚的現象。
<圖片3>
一、郭濤、郭陽、郭亮的《換臉》
這個作品的頭,開得并不好,那就是皮厚。但愿后面的作品不要這樣。心急的觀眾會受不了的,甚至會調頻道的。作品開局都已經2分多鐘了,還沒見到笑點呢。作為喜劇來說,這就是最大的硬傷。
<圖片4>
寫喜劇小品的文章時,小編還寫了很多關于《跨界喜劇王》和《喜劇總動員》的文章。在寫作和研究的過程中,也總結出了兩個喜劇節目的評判標準,那就是明星嘉賓是否跨界成功,完全取決于明星嘉賓的喜劇擔當和搞笑能力。換句話說,當明星嘉賓的喜劇能力在節目中有所產生或成長時,他就已經跨界成功了。否則,就是沒有。
<圖片1>
小編可以坦率地講,在《喜劇總動員》節目中,有些明星嘉賓的跨界能力是最弱的了。特別是那些長得比較好看或自認為比較好看的明星嘉賓,他們的明星包袱都很重。比如,黃圣依、江一燕等,整個第二季節目中這兩個人的偶像包袱是最嚴重的。她們很在乎自己在作品中帥不帥、美不美。對于一些喜劇角色,她們根本就放不下身duan,放不下架子。最后就是她們使得作品的搞笑能力變差。所以,按照上面的標準來評價的話,她們的跨界根本就不成功。
<圖片2>
可是,在本期節目中,導演組卻做出了如此腦殘的決定,竟然把本期冠軍頒給了很爛很尷尬的喜劇作品。好,接下來我們集中盤點一下,本期節目中,誰的作品是最爛的。
<圖片3>
《喜劇總動員 第二季》本期《喜劇總動員》4個作品,依舊注水、皮厚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