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個標題后,讀者朋友你也不用驚訝。其實,自節目開播以來,《喜劇總動員》差不多所有的喜劇小品都有一個通病:包袱頻率低、質量低;笑點節奏拖沓。至少目前還沒發現包袱比較密集的作品。當然,那些驚人的包袱和笑點還是有的,但卻被包裹在很厚的面皮當中。
<圖片1>
而且,本期的4個作品,也依舊延續著這種通病。那就是注水、皮厚。經常看喜劇的人都知道,正常的喜劇小品,一般都是平均1分鐘抖2個新鮮包袱,這一頻率是喜劇小品的標準配置。而當喜劇作品的包袱頻率低于這個標準時,作品就會顯得相當無趣而沉悶。可以說,以往和本期的作品,似乎都沒達到這一基本標準。
<圖片2>
以往的《喜劇總動員》的作品,這里就不方便講了,這次小編就集中分析一下本期節目的4個作品。看看它們是不是有兌水、皮厚的現象。
<圖片3>
一、郭濤、郭陽、郭亮的《換臉》
這個作品的頭,開得并不好,那就是皮厚。但愿后面的作品不要這樣。心急的觀眾會受不了的,甚至會調頻道的。作品開局都已經2分多鐘了,還沒見到笑點呢。作為喜劇來說,這就是最大的硬傷。
<圖片4>

《喜劇總動員 第二季》岳云鵬的偏向與任性,把《喜劇總動員》的客觀次序打亂了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