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3 13:56
首映:2012-04-20(美國)
年代:2012
時長:78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8.8
觀看數:48275
來源網:三年片大全網
生命的贊歌——淺析《黑猩猩》的美學特征
【電影】
在熱帶雨林里生活著這樣的一群黑猩猩,它們依樹而眠,以果為食,為了生存它們相互幫助,不光要面對天敵,還要面對自己的同類的入侵……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小猩猩,在一次族群爭斗中和自己的媽媽走丟了,它孤獨在自己的族群里來回穿梭,最后另一隻黑猩猩寬容的接受了它,二者在毫無血緣關系的情況下建立了如同母子一般的關系。
以自然界為主題的紀錄片總能給人一種錯覺:要麼它就像《海豚灣》那樣直面人類的罪惡;要麼它就像《遷徙的鳥》、《白色星球》一樣用精緻的攝影和壯闊的景色來警示人類。這樣比起來,《黑猩猩》無論是故事的格局,還是其立意都顯得過於的狹小,但這并不影響我們觀影時的愉悅。
《黑猩猩》和其它的紀錄片不同,主創們在森林里穿梭,將拍攝到的素材剪輯成一部故事脈絡十分清晰的電影,很多時候它就像是一部真實的動畫片,關注更多的是那些黑猩猩的日常生活,它們覓食、睡覺、梳毛以及族群爭端,這種接近生活化的敘事方法,雖然降低了紀錄片的教育意義,卻從另外一個層面讓人對這些生靈的喜愛之情由心而發
有些東西是刻在基因里面的記憶,
做愛、生養、捍衛家園,
在法律還沒有文字來承載的時候,
這便存在了。
于是,
當外族入侵,
當家園受到某些國際企業的惡意污染,
總會有人們站起來,
象黑猩猩一樣戰斗,
人們呼喊著集群,
憤怒地燃燒暴力,
把禁止游行等等的政府禁令踩在腳底,
把一切不公平踩在腳底,
用熱血捍衛自己的利益。
只有這樣,
奧斯卡這樣需要保護的后代們才可能活下來,
并且活得有尊嚴。
是的,
法律沒有刻在基因里,
統治者總是需要花費大量的力氣
才可從遙遠的外界將之普及人心,
而此前,
只有基因說的算,
做愛、生養、捍衛家園,
愛誰誰,
愛怎樣怎樣。
摘要:生態紀錄片是神態電影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以大自然為創作素材,以自然中的生物為表現對象,并以生態思想為主導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藝術形式。同時電影作為第七藝術,是一種視覺的藝術,是通過眼睛來觸動感情!
不論是《地球》還是《深藍》,艾雷斯泰?法瑟吉爾都習慣于通過表現大自然美麗景象與野生動物純粹的生死之搏的真實紀錄,將我們的這個藍色星球的魅力展示在觀眾眼前,直接沖擊我們的靈魂深處!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對于生命的關注和敬畏,人性的光輝,生命的贊歌在此唱響!
關鍵詞:故事性 真實性 人性
真實性
紀錄片的生命在于其真實性,通過紀錄物象客觀自然的形象而達到對世界的理性認知。《黑猩猩》無疑是對自然界做了真實的紀錄,它們以近乎完美的藝術表現從各個方向觸動人的感覺,使人感染沉醉。在這一片美輪美奐的森林中,首先就給與了我們視覺上的沖擊。航拍下那綠色的海洋,那變幻的云海,那哺育奧斯卡和這片生靈的生命之源,那落日的余暉
這是我看的第一部Disneynature 的紀錄片電影。在看這部影片之前,我對它的了解是“驚艷觀眾的一部紀錄片電影,為Disneynature打出了口碑”。當我打開這部電影時,影片開頭飄過了彈幕“再來一遍,看完這部紀錄片感覺看完了一部Disney故事”。這時,我對這部紀錄片電影的期待著拉到了最滿。事實證明,它值得我的所有期待。在欣賞影片的過程中,我不斷被它所呈現的鏡頭、剪輯手法和配音所驚艷。如此優秀的紀錄片確實應該獲得觀眾的極高評價。
從鏡頭來講,影片中大量使用了延時鏡頭
And when you see a mother carring its baby, it's charming. But when you see this huge, King Kong-like figure carrying this tiny, little, male orphan around, it was lovely.
生命的贊歌——淺析《黑猩猩》的美學特征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9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