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走線無比平淡、角色間的相互聯系牽強得完全沒活力、選角太商業化、粗暴地綁架中國發明火藥和長城偉績,再好的特效也掩飾不了導演張越來越缺乏的有關“人”本身的思考,反觀韓國,僅憑一部《漢江怪物》就秒殺《長城》,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算了吧,你就別苦撐了,沒思想的導演拍不出淚水、荷爾蒙以及情感,想起《十面埋伏》,片尾曲明顯好過電影,便是明證!洗洗睡吧,無腦銅臭片,屎一樣地冒著熱氣……

有人說我之前那篇影評水平太次,怎么有臉發布,好的,那我再嘗試寫一篇走心的影評,您老再給審審? 只是不好意思,該怎么打分還怎么打分,兩星拿好不送。
我,叫林梅,格瑞特沃跳水隊的一名運動員。
為了備戰國家隊的選拔賽,正在緊鑼密鼓地接受訓練。這一練,就是二十年。
我的教練,邵老師,我們都尊敬地稱呼他為邵殿帥。他是一位不茍言笑的男子,隊友們都怕他,可我對他向來不曾畏懼,他就像我的長輩一般親近,如父如兄。
是的,我是一名孤兒,我從沒有見過自己的父母。不過沒關系,我有跳水,就足夠了。

先說我的打分。一星給人民日報,一星給雅丹和丹霞。但是在丹霞上面人踩馬蹋不能忍,扣掉一星!
我的家鄉在張掖,對,就是那個七彩丹霞所在地,長城這部影片的取景地之一。老謀子對丹霞的愛不容置疑,三槍就在那里取的外景,至今去丹霞景點還會路過當時蓋的那個只有架子不能進屋的麻子面館,很多游客還在前面拍照。長城沒有上影之前,家這邊的朋友轉發的都是什么國師再次把丹霞搬上熒屏之類的,說實話心里沒有小激動是不可能的。
之后就到了上影后豆瓣網絡上瘋狂的低評潮

一群又一群的人涌來撕逼,有撕老謀子的,有撕樂視的,有撕褻瀆的。褻瀆這個人我不知道如何,微博上關注好久了,喜愛跪舔外國片這個有所了解,但是國產片也有他所推薦的。怎么說呢,我不喜歡他,我也不是水軍。
首映看了長城,場面真棒,五軍無色仍舊是老謀子的顏色鮮艷奪目的標配。整部電影因為格局雖大卻小,主線簡單明了所以沒辦法全部展開,因此諸多明星如黃軒,彭于晏,陳學冬這類幾個鏡頭打醬油也便可以理解。
昨晚湊巧看了驢得水,我沒看過話劇,只看電影,我覺得能給個三星半到四星

<圖片1>
我是12月9日買了12月16日的票,同時還買了12月10日《血戰鋼鋸嶺》的票。老實說,第二天看完《鋼鋸嶺》以后就把這片兒的事兒給忘了。直到昨天看到基友的一篇微博才想起來,艾瑪,可不能浪費了這一百大洋買的兩張票。
因為近年來豆瓣影評呈現一片“撕出一個黎明”的態勢,所以我已經改掉了看片前看影評的習慣。拿今年的幾部片來說,基本就都看過劇照和簡介,覺得是菜并且時間剛好得空的時候就去了,長城也是如此。
<圖片2>
講真我也忘了是在哪部片子的映前預告里面看到了《長城》,不過當時就決定要去看一看了。說實在的吧,我對張導其實沒什么印象,很小很小的時候被家長拉去看《紅高粱》,依稀記得里面有一幕日軍灌水銀剝人皮的場景,給我的童年造成了不小的陰影,至今也沒再重看這部片。后來就是看各種媒體對張導的追捧或者批評,在豆瓣看兩個陣營的群眾對掐,看張導的08年奧運會開幕式……談不上好感或者惡感,所以歸納為“無感”吧。所以,我只是抱著“看看張藝謀現在的片子到底拍的怎樣了”的心態來看了這部片;所以
這次真的忍不住了,如果說平時各大門戶網站在某些新聞下面雇來各路水軍刷“有希望”“威武”也就罷了,我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表示理解國家喉舌的作用,理解某些話題不可以隨便被帶節奏,需要一個輿論導向把關。但是,在電影評論這件事情是,你居然把“雇水軍”“黑”這些你做的爐火純青的事情直接安在廣大豆友的身上?不好意思,這一點我不能忍。娛樂產業現在也需要政治正確,需要國家喉舌來站臺了?惡心反胃到我真想吐一地。
某日報,知道你手腕多后臺強,這次刷分你顯然也看到了,估計你會強制豆瓣把分數鎖定,估計也有可能你會雇傭更多的水軍昧著自己的良心刷5星好評(反正這種事你很在行),但是,能不能請你也思考一下,凡事不要總是站在群眾的對立面上好嗎?你有國產保護月,算了,我們忍,多少高質量的進口大片我們只能通過別的渠道去獲取;你宣傳國產電影,可以,國產片票房這些年一直不低,作為沒有好片可看的可憐的中國人只能去看這些爛片,然后“哇塞,萬歲,威武,強大的中國電影票房真高啊”。可是

【長城】沒有特點!為什么中國拍不出自己的“魔戒”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7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