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5.23 1號廳
這可能是最小津的一部作品了:一如既往的鰥夫嫁女,永遠的親父笠智眾,總是演新郎的佐田這次終于演了兒子,三兩好友永遠都是那樣的模樣,老板娘看上去也滄桑了不少,除了沒有原節子。
即使小津在戰時是多么冷血的一個軍人,在看到他在這里可以這樣直面戰敗,并且認為戰敗是一件失落卻值得慶幸的事情時還是很驚訝的。把戰敗的失落和女兒出嫁后家里缺少女人的孤寂相提并論,一時間我也不知道哪個更加令人動容。笠智眾果然是小津這些電影里最好的親父,他干瘦的面容和身材

素問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很是平和簡樸其實之前也就聽過東京物語和這部,但都沒看過今天看了這部談不上多喜愛但總會感覺深深地悲傷,畢竟我和女主一樣都擔心以后自己嫁人了父母怎么辦更何況我是獨生女,但好像這就是生活如小津的電影一樣簡單而無奈。以前剛看上電影時就喜歡看那些跌宕起伏的劇情總之越虐越愛誤以為那就是好電影。后來估計是老了喜愛的反而像這類電影般靜靜地卻是真正的悲傷,有種破紅塵,哀矜勿喜,面對天地的損毀報以沉默的氣度。就像是前面默神說的“返璞歸真中的神圣性

春天在晴空下盛放,櫻花開得如此燦爛,一個人留在這里,我只感到茫然。想起秋刀魚之味,殘落的櫻花有如布碎,清酒帶著黃蓮的苦味——小津安二郎
在世界電影的版圖上,日本電影始終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始終有著一群堅定的粉絲。雖然多年來日本電影一直沒能擺脫日漸式微的趨勢,然而卻顯得異常頑強執拗。這種執拗既是導致它綿軟的原因,但又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地方,或許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國家的電影能像日本這樣如此牢固地扎根在本土文化之中。
如果要問哪個日本導演可以代表日本的文化,答案一定十分多元化,所謂見仁見智。我覺得這個問題也許應該這么來看,每個導演都有自己擅長表現的領域,比如黑澤明代表了武士文化,溝口健二代表了歌舞伎文化,今村昌平代表了農民文化,而小津安二郎則代表了平民文化,這些大導演都不能涵蓋日本文化的全部,卻各有特色與魅力。不過,若要說誰的風格最接近日本傳統美學或者說最具日本風味,那么這個名字就只能是「小津安二郎」。
以如今大多數在好萊塢大片洗禮下成長起來的觀眾看來,小津的電影似乎頗為無聊

“秋刀魚之味”極富創意!小津安二郎的日式電影美學呈現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4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