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幽默詼諧、人情世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暗奪人心,讓人十分上癮。劇中最讓我喜歡的就是高相爺,聰慧靈活,豁達格局,是人中龍鳳,是三人中最大的福星。大清之福氣。
這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可以引人入勝的歷史正劇,劇中三兄弟各有特色,大哥對人情世故的一知半解帶來的滑稽外顯,老二揮灑智慧暢游官場的足智多謀,老三為黃河而生誓死治河的赤誠!嬉笑怒罵間,看盡黃龍俯首康熙前!
好看好看!一定要追完它~~~

河伯陳潢是自然科學的象征,是個專才,是理想化的模型,理想化到有點傻。有時候,傻到有點像徐乾學。
高士奇是能謀善斷,有才華知進退,有欲望好攀升,會站隊懂人情世故,會貪污不是清官,相信"水至清則無魚",在個人的野心官位之外也會做點人事。
徐乾學是死讀書,有點才學但不上不下,膽小怕事無決斷,不堪大任而欲謀求大功名。能力配不上野心的代表人物。
康熙是明智的封建帝王的象征,屬于各方面都很強的綜合性人才,或者說通才。
皇帝老兒雖是明君,但是不可能樣樣精通,功勛一高就膨脹還死要面子

12.3看完40集,全劇圍繞治理黃河為主線,難得一見的題材故事線,但又不僅僅是治河,官場人性都刻畫得很到位,同時期的其他大事件也都有涉及到。老戲骨演技真是一流,靳輔陳潢惺惺相惜干實事感動了,蕭家渡合龍看哭了,淤田案明珠攤牌也是看得激動。
而康熙自然是復雜的,從一開始老康對才能者求賢若渴,即便陳潢性格有所不宜,也要排除萬難重用他,義無反顧的相信他,再者啟用靳輔。看到高士奇一路飆升受到重用的時候,真是為有才之人感到開心,但到之后的一連串操作

本文首發于個人公眾號“劉煥的書房”
近期,《天下長河》熱播,難得有一部聚焦于水利的電視劇,由《大明風華》團隊制作,雖然該劇并沒有稱自己是正劇,但儼然20年前央視正劇的派頭,類似于《天下糧倉》等。
但是這部劇可能高估了大家的歷史知識,我覺得在片頭用一段話介紹下黃河泛濫的背景比較好,在看劇過程中,不斷有彈幕在重復問一個問題:
黃河明明是北方河流,流經北方省份,長江才是南方河流,為什么這部劇中治理黃河都是在安徽和江蘇?黃河何時流經江蘇了?
很多人不理解,覺得是劇方出現了錯誤

歷史劇是創作者對歷史的一種個人解讀,導演截取了康熙朝治理黃河這段故事,拍出了封建王朝中權力運行的真相。
相較于一直在河道上兢兢業業、櫛風沐雨十幾年,人格始終如一的靳輔、陳潢來說,在權力中心的康熙戲份更多,轉變更大,也更好地展現了權力的邏輯。
三十四集中,孝莊皇太后自知大限已到,在宮殿中,盛裝大扮,正襟危坐,完成最高權力的交接儀式,為了大清基業能千秋萬代,她殷殷囑托康熙帝王之術。孝莊主要說了兩點,一個是告誡康熙,繼承人不是可以培養出來的

雖然才看了兩集,但本皇漢準備給劇打四星,這簡直就是部舉著黃龍旗反韃清的反諷喜劇啊!
有一說一這電視劇有點東西,先說我發現的亮點:真實歷史上,清朝的女子把明制漢服穿到了乾隆初年,而這局里面,還真就還原了,不管第一集中的河工之母,還是第二集中的貪官之女,都是穿的明制漢服,單憑這個就值一顆星。
再說說這劇的拍攝手法。
黃河水災一線的戲,拍的那叫一個悲慘啊,洪水飄尸無人收,河工欠響幾人管,炸堤分洪救人的清官居然還可能承擔法律風險。
而鏡頭一轉到京城,真是喜劇效果拉滿

《天下長河》“黃河清 圣人出”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