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我國經歷了一場極為嚴重的饑荒,餓殍千里。“大躍進”豐產卻未豐收,加上中蘇關系惡化,這場自然災害給國家給百姓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南方三千孤兒入內蒙。
很喜歡內蒙古這種淳樸的民風,牧民們相信緣分。收養孤兒是一件好事,最重要的孩子的意愿,而不是因為他們是孤兒就被像商品一樣隨意地挑選。牧民們帶著好吃的來看養孩子們,跟他們玩耍,是孩子選擇家庭。
牧民們用真心實意去打動孩子,即使中文說的不是很流利,也會說“我。媽媽。”當孩子答應成為他們的家人時

好生氣,為什么,為什么,那么善良的男孩最后是這種結局啊。為什么要為別人的任性自私買單啊?明明如果想達到什么事情可以有很多辦法。
整部電影最喜歡的就是額吉,額吉那種由內而外散發的母愛溫暖了我的心。原來最質樸的愛是可以溫暖所有人的心,這種愛是可以跨越語言的。額吉人真好,希望自己在未來也可以成為像額吉這樣的人。
阿云嘎演的伊德爾挺好的,真的超出了我的預期,天哪 我真的愛死伊德爾一家了。整部電影最喜歡的就是他們一家人互動的情節。牧民的友好,善良讓我有點想去草原走走,看看

首先,刪減問題。
第一,我不知道關于“額吉要妹妹做哥哥妻子”這個情節是不是有而被刪減,還是根本沒有明確提到,我只是一個觀眾,我沒有考據的義務,我不可能每看一部電影都要考慮到有沒有刪減、剪輯有沒有曲解這些問題。我只是個觀眾,我只看它呈現出來的,片方應該有這個認知。
第二,其實看的時候隱約能感覺到額吉有點想要杜妹妹嫁給哥哥,也感覺哥哥似乎是對杜妹妹有點意思,但說實話,我沒有看出來杜妹妹對這件事的態度,我甚至不太能明白杜妹妹對那個馬什么的感情。但我沒覺得杜妹妹反感哥哥和額吉

最開始的模糊的晃動的鏡頭,我還以為我可以看一部很好的寫實的片子。沒想到男主和他母親一開口,我就感受到了“演”這個字。這后續又不斷繼承,所有的人說話都是“官話”,都好像是一字一句念出來的,甚至到了閑聊、歡迎小朋友的時候,都是字字斟酌著說出來的。所以前半小時,我覺得我好像在聽一個人念早已擬好的文章,不如去看個采訪紀錄片。
后面我沒想到這還可以進一步發揚光大,到妹妹的同期給哥哥講故事的時候,他們的“演”更是到了一種究極的程度:似乎他們就是合伙起來在騙哥哥的

2022推薦,《海的盡頭是草原》觀后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