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風味人間》的第四集可以說把關于“風味”的描述又多了份色彩。通過不同地域故事,結合鏡頭轉換對食材的描述,讓觀眾更清楚的看到了海味的多種面貌。
比方總是跟著潮汐漲落安排勞作節奏的遼寧老六一家,老六憑借一人之力刷新了我對漁民的認識,他們不僅辛勤勞作,計算著每日有多少收獲,也會抽空練書法、讀讀詩,高興時再唱上兩句,把海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讓自己都想有機會去體驗一把。這倒是跟前幾集提到的阿昌有點相似之處,比起“生活來源”,他們更把出海捕撈看成樂趣。
海洋,覆蓋了71%的地球表面積。
大海漫無邊際、神秘莫測,同時也孕育著無窮的珍饈美味。
最近,一部國產新片就將鏡頭對準了海洋,為廣大食客呈現海鮮的百般滋味。
沒錯,這部頂級下飯神片,終于又回來了——風味人間 第三季
這是《風味人間》系列的第三部作品。
此前的兩部作品在豆瓣上均評分9+,成為國產美食片的天花板,也為風味系列打造了金字招牌。
為什么《風味人間》系列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看看其制作團隊就知道了——
總導演陳曉卿,正是《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的導演

作為一個內陸人,真的是充分勾起了對江河湖海的向往之情。相比前兩季,鏡頭語言和轉場都更進步,解說詞寫的也很棒!尤其是最后一集那句“樸實無華”……但是每集都好短,真的意猶未盡
縱觀全季,用美學鏡頭記錄家庭瑣碎,每一種模式都愛意滿滿;用巧妙轉場承接新篇章,每一個故事都連續且完整;用家常菜與大廚盛宴交相輝映,每一種味道都別具一格。感嘆于中國海洋的健美壯闊;感動于靠水吃水的別樣日常;沉醉于九州大地的風土人情。
《風味人間》,是風味,更是人間[啤酒]

如題。
倒不是菜式的價格真的貴,就是覺得遠。
前段時間有馮導入駐電視劇圈,出了一部飄著半空中的北啥南啥。
不是說人的金錢觀不會因為后天暴富而改變嗎?看來還是貧窮限制了想象。
好處是可以和廣告水乳交融,天人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全分不清誰是誰。
到現在為止,沒有看出到底是個什么邏輯能把大海啊,那么多的水啊,因為要湊那么多個字啊,給講明白。

聚焦海鮮的美食紀錄片那本愛海鮮的內陸吃貨必然要來看一看,用上班通勤的時間看完了首播的一集,感覺真的有被震撼到,最終被端上我們餐桌的海鮮是經過與風浪作斗爭才得到的。
大海寬廣,海岸線綿長,我們擁有著如此巨大的自然寶藏真的很值得感慨。而且感覺這次的風味人情味真的很濃郁,覺得嘴硬心軟的父母不愛自己的可愛本本也很讓人共情,孩子的世界就是很簡單,愛需要被表達,父母的愛全部都寄托在了餐桌上寄托在了風浪里,這一點長大的本本小朋友應該就可以理解了吧。

《風味人間 第三季》經典必看!人間的故事就酒又有菜,想想不就足夠美好?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3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