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喜歡看這種八九十年代國產的電影,這片子講的是一個駕校培訓班的故事,1個教練5個學員都是社會人,身上有好有壞。那年代開車可是一門稀罕技能,也沒有商業駕校,只能報班參加半軍事化的公安交警培訓。一個人學費要2400元,那年代人均月薪100-200就不錯了,差不多相當于拿一年半的收入去考駕照。教練會明著要拜師費等好處,送煙送茶送錢一切都要。里面買煙的時候差的那一檔叫哈德門,好的那一檔叫紅塔山,這兩個名字都巨有年代感,紅塔山在當時就相當于現在的中華,那是很有牌面的人才抽得起

97年有兩部都市題材喜劇電影讓人印象深刻,張藝謀的《有話好好說》(強烈推薦,若放現在上映,收個幾億票房輕輕松松)和馮小剛的《甲方乙方》。這兩部影片在類型上非常相似,以現在的視角來看,都充滿著強烈的時代感,小人物的嬉笑歡憂演繹出一曲讓人會心一笑的鬧劇,又折射出普通老百姓在面對市場經濟沖擊時的矛盾心理和生存狀態。但這兩部影片歸根結底還是以“喜”為主,鬧鬧哄哄地給人歡笑,是標準的接地氣,嘗在嘴里甜甜的。而黃建新導演在96年推出的《紅燈停,綠燈行》,也依然是貼著地氣的都市喜劇,只是在歡笑的間,帶著些許苦味。
電影根據小說改編,在敘事節奏上壓縮得非常緊湊,每一幕都是一出小品劇。出場人物:待業準離異婦女、痞氣個體小商戶、大款、記者、知識分子、駕校教練、駕校校長……這里的每一個人都將那個年代,屬于他們這個階層特征展現得淋漓盡致,這就是所謂的你即使沒經過那個年代,但通過這些人的一言一行,你就能置身其中。2000年前的黃建新導演是最擅長在其影片里刻畫都市小人物的,而且在單純的刻畫之外

我看過的第1400部電影,《紅燈停,綠燈行》我給7.4分。
《紅燈停,綠燈行》作為黃建新“城市百態三部曲”的第三部,牛振華,句號,丁嘉麗,王勁松四位演員的精彩表演讓人印象深刻。
黃建新“城市百態三部曲”中,這部最能展現出改革浪潮中,人們價值觀所發生的變化。
黃建新“城市百態三部曲”《站直啰,別趴下》,《背靠背,臉對臉》,《紅燈停,綠燈行》,有著對改革浪潮中的中國社會最為深刻和生動的捕捉。

難得的記錄了90年代的城市人物百態。在那變革的年代,大變動伴隨著發展、機會和混亂,不同階層的人都在本能地用自己的方式去爭奪市場經濟的紅利,這過程中不乏人性的惡,也留有人性的善,更充斥著明目張膽的潛規則。那傳統中國最根深蒂固的東西,最難改革掉的,在近30年后的今天再看這電影,既陌生又熟悉!

一部電影,讓你看懂駕照里的人情世故與人性的復雜。
一個小小的駕校卻集結著社會各階層人士,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個性,組成了一個小社會,揭露了一個又一個的黑暗生存法則。
茍記者圓滑卻堅守職業底線,富家公子愛炫富卻慷慨大方,綠豆沾染毒品偷井蓋卻是孝子,下崗女工離婚后一個人養育孩子,北大理工男憨厚老實,教練以權謀私卻心地善良。雖人人心懷鬼胎,以謀私利,卻并不妨礙他們成為互相幫助的朋友。
這就是人,一個真實的人,可善可惡,可愛可恨,可敬可畏,可直可貪,人就是如此矛盾復雜又充滿希望

“紅燈停,綠燈行”《紅燈停 綠燈行》:人不是非善即惡的,人是極其復雜矛盾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9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