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勵志的一部好片子,有些情節很感動。我發現印度電影總是飽含博愛 、勵志的正能量,它傳達價值觀不是說教,灌雞湯,而是用簡單、質樸的生活細節來觸動你,感動你。
我們常說教書育人,其實育人才是最終目的,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牢記使命,不忘初心,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要讓他們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對待學習困難的學生要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的鼓勵,教育他們。教師的責任不僅是傳授知識,還應該是引導,啟迪每一個學生走上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

身為一名大三小學教育的學生,這部劇給了我極大的震撼。總有些東西會在我們平淡的生活里激起漣漪,也總有些事情會讓我們明白前進的方向。我為什么要去做,那么為什么不呢?
以下我歸納了對個人而言感觸較深的幾個點:
1、 教師的素養。要成為別人的老師首先就是要做到你教別人一杯水的東西,你就先需要一桶水的知識。我看到不少的影評說到這樣的教育方式在國內是根本行不通的,我對這個有自己的理解。我們之所以不敢嘗試

Part.1
為什么叫“嗝嗝老師”?
電影中的老師奈娜,會不自覺發出咯咯的怪聲,好像打嗝一樣。
這其實是一種病,叫“妥瑞氏綜合癥”,患這個病的人會不自覺發出怪聲,或者做出怪動作,無法控制。
奈娜自己倒是挺接受這個病的,只不過她的夢想是當一名老師,而她應聘的學校都不能接受她的病。
在被拒絕了18次之后,她終于應聘到了一所重點高中當老師。
不是說校長別具慧眼,發現了奈娜的教書才華,而是這所學校里教9F班的老師又不干了。
學校里的班級從A到F排名,A班最好,F班最差。

雖然看得人很溫暖,但還是覺得不現實。
首先,這個教師控制不了地一直打嗝,到底應不應該成為一個教師,理性來說不適合。雖然說平等對待任何人,但是每一個人都有與其最為般配的職業,比如我想要成為一個醫生,但我暈血或者說我的手是殘疾的,那我最好是選擇去教別人醫學知識或者寫一些醫學類的科普文章,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執念非得去當醫生。捫心自問,如果自己的老師是劇中那樣一直打嗝,確實對于聽課效果很有影響。所以我非常理解并支持拒絕這位老師的學校,而且對于這位老師自己的執念表示不認同。

可能我們在潛意識中就會認為窮人見識短淺,貪圖便宜,愚昧無知,懶惰荒淫,他們在社會中遭遇各種不公,他們的孩子在學校被劃分為F之列。所以這些孩子在學校打架鬧事,抽煙賭博,捉弄老師,他們在我們眼中是“差學生”。
我們認為一個好的老師可以幫助我們提高分數,通過考試,贏得榮譽。但僅僅是提高分數,通過考試,贏得所謂的榮譽嗎?他擅長賭博,心算的速度比計算器還快,那就鼓勵他去學財會,炒股做更大的賭博,你應該因材施教;物理公式晦澀難懂,難以理解,那就把課堂搬到體育場

印度電影一般在開始的時候就會勾起我很強烈的觀看欲,這部電影也不例外。《嗝嗝老師》以校園輕喜劇風格,反映了印度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貧富差距擴大、等級制度固化等問題。看完這部電影最大的感受應該就是特別心疼印度的草根階層(貧民窟),他們很多都是很善良很可愛的人,印度貧民窟的孩子們很多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渴望被重視,但在印度這個階層如此分明的國家,注定富人和貧民是永遠不會有交集的,接受的待遇,享受的資源都截然不同。因為出生的階層不一樣決定了孩子們這輩子過什么樣的生活

“嗝嗝老師”高水準!真正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真的可以照亮別人的人生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9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