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較喜歡相對具像的價值觀 比如為了生存 比如為了孩子 或是愛情 如果高度上升到女權運動 世界和平 宇宙存亡絕續 我就會覺得離我很遠很遠 不是不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 而是真的價值觀也好 生存能力也好還沒有達到那個高度。這也就是我會喜歡前二季 熬夜也要追的原因。而后面自從她把孩子放到其他人的手里 返身回去開始 她的人生已經不是我這種內心環境的世界。很多事情升華了才叫有意義,沒有升華之間是生活吧

整體設定是一個近未來的社會學幻想。在生育律幾乎為零的時代,“生殖神教”假借基督教之名“統治”了整個美國。片子的內核實際上是《1984》,只不過不是針對所有人,而是針對在那個時代還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把她們關起來,只為富人階層和神職人員生育,她們自己稱自己為“行走的子宮”。
本片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光線調色的運用。一開始我以為講訴當前故事的部分是暖色調,表達這些人都生活在至高無上的神的照耀下,當然也可以理解為誰也逃脫不了的森嚴的環境。回憶的部分是冷色調,輕松、自由

這部劇常常被誤讀的兩點:這不是一篇科幻小說,而是一則寓言故事;本劇的主題應為高壓專制統治,以及其下人們的生活細節和精神狀況——只不過在假想的生育力極低的情況下,女性作為弱勢人群以及生育主體,被壓榨、摧殘得最為慘烈,所以女性成為了最具沖擊力的故事載體,而其中又以使女的故事為最。女權僅為人權的一個側面。

“使女的故事 第一季”第一季淚點記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