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開始斷斷續續在優酷上看The Sopranos(黑道家族),還有8集就全部看完了(從上海開始的,也快1年了)。之所以這么久之后才看The Sopranos,是因為美國媒體把它捧得太厲害。我這個人天生頭有反骨,總不喜歡隨波逐流,直到大了些才發現其實大多數人的意見大多數時候是正確的,尤其是那些評論家(畢竟他們是吃這口飯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小時候實在無聊天天看HBO時也看了幾集The Sopranos,但覺得十分無聊,所以之后一直對其有著不好的印象。相比之下,小時候我就特別愛看Oz(監獄風云),所以直到大學了還記得,再后來更是下載來看。
(話外題:當年資源之貧瘠真是匪夷所思,電視沒有了還真就不看了。今天很多生活中認為理所當然之事,比如優酷、veryCD、BtChina,當時都沒有,居然也能好好過活。所以父母一輩很難適應現在的生活,也就不難理解了,我估計到了他們的歲數比他們還古董,應該會屬于今天還是用VHS的人之一)。
但今天看The Sopranos,自然就會理解為什么美國人將此劇成為電視劇史上的里程碑之舉。有一種觀點我很贊同

其實美劇我沒看過多少,
除了friends之外,從頭看到尾的就只有sopranos了。
其他的都是看一點就懶得追,
大多數美劇都是發展的越來越離譜,劇情乘坐銀河鐵道999直接飛到安德羅米達星球。
不停的拋伏筆,追完伏筆又有更驚人的伏筆,典型的就是越獄之類。
但我們的女高音家族不一樣。
時代雜志把它評為25年來最偉大的美劇,名副其實。
認認真真講故事,認認真真挖掘角色,
沒有波瀾驚濤卻是扎扎實實,到最后就變得特別驚心動魄。
生活中的各種亂七八糟的瑣碎事情描寫的也特別細膩,
隨隨便便就跳出來的惡搞核黑色幽默都點到為止,讓人忍俊不禁。
開頭的創意來自老大靠邊閃,
托尼手下活寶們的感覺是好家伙(大多數演員來自好家伙),
而片子整體上就是惡搞教父的——教父里柔情似水氣勢磅礴的黑幫情懷變成了羅羅嗦嗦嘰嘰喳喳的黑幫家族。
而且Vito的性趣向問題則小小惡搞了一把斷背山,
總之,惡搞無處不在,這是一種生活態度,也是一種無奈的現實。
斷斷續續從頭到尾連看了兩遍,
第二遍的時候終于理清了人物關系,也看懂了之前沒看懂的很多部分。

《黑道家族》資料
大通(Chase)出生于紐約州弗農山(Mount Vernon)的一個工人階級意大利裔美國人[3]家庭。他的父親亨利·蔡斯(Henry Chase)是一家五金店的老板,在兒子出生前很早就將姓氏從“ DeCesare”更改為“ Chase”。他是獨子,在新澤西州克利夫頓[4]和新澤西州北考德威爾的一間小花園公寓里長大。[5]他曾說過,他小時候父母對傲慢的父母有很多問題。[4]他長大后看過犯罪犯罪電影,并被稱為創意講故事的人。[6]他聲稱父親是一個生氣的男人,不斷貶低他

黑道家族1-5季買回來放了足足有一年半,一直沒有功夫看。剛買回來時看了一集,覺得內容有點悶,就放下了。
生病了一場病,在家里歇了兩周半,惡補了一下碟債。補到現在還差一點的就是這個黑道家族。
跟像欲望城市那樣華麗的片子比,黑道家族顯得太平民了,甚至有點矬。里面的黑道老大,是個兒時有心理陰影,遇到中年危機,會烤著BBQ就突然Crash down,只好偷偷摸摸去看心理醫生的大胖子。所從事的家族生意,也不過是在附近的街區里收收保護費,偷點衣服、鞋子啥的東東轉手賣一賣。偶爾吸點粉,但不是毒蟲更不是毒梟;偶爾玩個女人找個情婦,還要回家面對老婆的大吵大鬧摔盤打碗鬧離婚。這樣一個老大領頭下的幫中諸人也都各有各的小算計、小心眼、小煩惱和小蠢事。
就連偶爾出現的幾次殺人事件也都一點不華麗,反倒透著像低俗小說里的情節似的,總是陰差陽錯。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手下兩個人去找另一個俄國黑幫的家伙拿一筆另人寄存的錢。本來相安無事,結果一言不合吵將起來,一個人打不過,兩個人才把對方勉強搞定
黑道家族 第一季:黑道家族VS 教父 VS The Wire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