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信奉“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這樣的觀念,那么人生的漫漫長路多少會走得容易一些,當受到了凌辱與傷害卻未曾或無力反擊時,至少心理上還有這樣一絲絲的阿Q精神來支撐,不至于活得太煎熬。然而面對仇人,絕大多數人的內心都如同火烤油烹般痛苦,特別是當仇人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時,這種痛苦無疑會變本加厲。
[《惡黨》]的主角佐伯修一(飾)從少年時期就面對著這樣的痛苦,與他感情篤深的姐姐由利香被三個男同學奸殺,姐姐慘死的那一幕讓修一難以忘懷,而兇手當時皆為未成年人

這部劇是在討論涉嫌暴力犯罪的所有人會怎么樣去面對這件事?
首先,受害人的家屬,比如男主角,比如第1集的委托人夫婦。他們都是無法忘記這件事,心中懷著仇恨,不論過了多少年都一定要報仇的人。
第1集的老父親選擇了傷害兇手報仇。男主角想要復仇卻沒能實現,經過一系列的對犯罪分子的調查,以及詢問各種其他人的想法,終究沒能做任何事,只是更加了解了犯罪分子,幸好同時也解開了自己的一些心結。
其實還有一些其他的受害者家屬,比如男主的爸爸,他也是受害者家屬,還有松重豐所長曾經幫助過的那對夫妻
如何在我的心里定義一個片子的好壞?
有外在的客觀標準,比如劇本、編導在專業教科書里的指標;當然也有內在的主觀尺度,那是獨屬于我的天平。如果拿硬性的指標去評判這部作品,它沒有給我太多的驚喜。當然,沒驚喜不意味著它不好。恰恰相反,它好得在我的意料之中。有日式風格的精巧結構,細膩帶有壓迫感的劇情,因為這些穩健的特質,它會是業內中等偏上的“優秀作品”。
但這部劇,它闖進我的主觀內心,帶給我的一點不一樣的激蕩是,它對一場犯罪切入的視角,從試圖干預的法律角色和局促的法庭之上

非影評 | 只是短評寫不下的閒話
6集中眾多場景都有強烈的帶入感,時常不經意間的發問不僅僅是在指向影片角色,而是半無意識地迫使觀眾去反問自己,迫使觀眾去假設如果自己在這樣的位置該如何回答。這樣的每一個瞬間回味過來都加深了劇集的魅力。
加害人究竟要做到何種地步才可以被原諒?答案:永遠無法被原諒。
受害人的親友究竟要怎樣做才能不再懷恨?答案:永遠無法不去恨。

“惡黨:犯罪者追蹤調查”緊湊!一個沉重話題的探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