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青年文化評論》 Vol. 3, no.3 (2009)
如果有人問我最懷念馮小剛的哪部作品,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他,是1999年的《不見不散》。十年后,《非誠勿擾》的上映又喚起了我對《不見不散》的想念:
「自我介紹一下,我歲數已經不小了,留學生身份出去的,在國外生活過十幾年,沒正經上過學,蹉跎中練就一身生存技能,現在學無所成海外歸來,實話實說,應該定性為一只沒有公司、沒有股票、沒有學位三無偽海歸。」
從《非誠勿擾》中的這段征婚啟事開始,從葛優頭上那頂破鴨舌帽開始,我相信,對非誠勿擾的觀看就已經不可避免的建立在了對于《不見不散》的互文關系中。于是,我們迅速進入了一個關于「前傳」與「續集」的觀影經驗中。當年那個「給喜馬拉雅山開一條50公里寬大口子」的劉元,在十年后穿越回來,投胎為鄔桑口中「有很多不切實際想法」的秦奮。只是改了個名字,人沒變。導演在影片中不斷地插入素材,有意識地連接起秦奮和劉元:當年在美國靠推銷墓地維生,回來后反而被人推銷;當年的人販子旅行社也還在,只是又添加了一個悲情的人物——小白。

又到一年的賀歲檔,閑在老家沒事,看不了《私人定制》,決定把馮氏+葛優組合的電影都看一遍。這部是不同于其他的抖包袱搞笑的,故事里有那么點溫情,讓人想起《非誠勿擾》,但是又不一樣,如果選劇情我會選這部。
看著里面小人物,不禁會讓人想到自己。徐帆飾演的李清懷揣著當時所有中國人的來美國發財夢想,不會說英語,也沒什么特別才能,只是知道來美國做國際貿易能發財。我很佩服她的堅強,有種“小草”精神,就算什么環境怎么惡劣,她都是想到從自身條件出發去做能改變的事,不做脫衣女郎,就賣勞力,打黑工,總之就算要在美國留下來。生活也一如既然的給她回報:第一年打黑工,第二年開花店,第三年有了自己漢語培訓學校,還拿到綠卡。
當學校順利開辦一期后,葛優飾演的劉元提出想休假,但是李清只想好好備課把學校做大,讓劉元自己放假去。正如劉元說她只有個中產階級的致富理想,這個角色讓人很親近,大多數的普通人正是如此,不追求大富大貴,只是兢兢業業的干著自己活計,初嘗的事業的成功就更來勁頭兒,連休息都能放棄,巴不得一天趕上26小時。

“不見不散”獨屬于那個年代的馮導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5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