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人不太能get其中的價值觀念。為了活著射死只不明史前生物吃肉就那么痛心疾首,您老人家還把人家仨都殺了呢,對旁邊看著的未成年兒童這什么教育示范啊。其次,宗教故事的寓意神秘于信奉馬克思主義的我們也有理解上的困難。諾亞因為一個夢就感受到了上帝的旨意,而因為吃肉所以人變邪惡相殘的論點怎么看都有些詭異。被方舟舍棄的那些邪惡的人中,不是也有無辜的孩子么?不過以上或許是原故事框架的邏輯或是特殊寓意,畢竟神的邏輯當然是神邏輯。而從Ham出走開始,電影對善惡和人性的反思也開始進入另一個層次,情節也不再局限于原著而更被當下的邏輯認知所接受。雖然諾亞要殺女孩的神邏輯看起來依然荒謬,但那只是一個太過沉迷信仰與個人英雄主義的老頭子的固執,不能茍同但能夠理解。人類總是有或這或那的陰暗面,就像扔留著的那張蛇皮,那是我們無法摒棄必須正視的弱點。
視聽方面影片也算制作精良。森林森林生長的畫面一氣呵成,層次感的長鏡頭炫技卻也不顯做作,雖然每次看到這種曠野航拍大場面就讓我想起當年的《指環王》系列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諾亞,本來以為是完全根據圣經外加豪華特效,像jesus son of God 一樣傳遞上帝意志的宗教宣傳片,雖說我不是很了解圣經但是諾亞在舊約中的形象還是比較偏向老實肯干愛護家庭的老好人,電影版本中的好身手和極端追從上帝的暴走實在是有點過分刻畫人內心斗爭和恐懼,當電影十分刻意的代入所有人有罪并無法改變的潛意識時,我就會很難接受電影所想表達的內涵了。
首先,人是否是原罪的傳遞是這個電影的主要命題,上帝要摧毀世界因為那時的人都腐朽的無藥可救了,而諾亞看透人類貪婪罪惡不思悔改并且人人心中都有股黑暗力量能促使他們犯罪時,感到讓人類的繁衍是毀壞圣潔世界的一大原因,決心要殺掉自己和家人(孫女)并看作一種上帝賜予他的任務可最后還是作為人類的一分子下不了手殺孫女而心懷愛心,放棄了他所理解的上帝的任務,我覺得他為人類是生是死內心斗爭邏輯上成立,但他對小兒子心儀的女孩見死不救,對平民見死不救,對二兒子那么的不夠細心關愛最后導致家里內訌

觀看影片是令人矛盾的。當然了,一如既往,宗教層面向來不是自己的關注重點,畢竟“上帝已死在失火的天堂,只有溫情的太陽才能照耀大地——米蘭·昆德拉”
同樣在昆德拉看來:盧米埃爾兄弟在1895年發明的“電影”并非天生自然的“藝術”,毋寧說這是一種“讓人得以捕捉、呈現視覺影像,并且保存、做成檔案的技術”。這種新的技術直接導致了兩種結果,第一,讓人變笨的主要行動者,第二,全球性偷窺行為的行動者。電影,從此也分道揚鑣,一種是“作為藝術的影片”,另一種是“作為技術的影片”,且前者的重要性遠低于后者,如果我們夠老實的話。
在幾乎每一次作為藝術的影片與作為讓人變笨的行動者的影片之間直接交鋒,結果前者都毫無懸念的敗陣了。這不單單指此片的剪輯權利、商業收益、大眾評論……同時也達倫·阿羅諾夫斯基 Darren Aronofsky自己內心掙扎的交戰的結果。影片冥冥中擁有著真正史詩級別的胸襟與B格,但總還是沒能讓人覺得擁有進入影史的綜合質感,看來在早期幾部神作之后,金獅與奧斯卡的“恩惠”顯然令其還是迷失過程之中

前半部分的鋪墊尚算精彩,從看場面的角度上來說,基本上動物來齊了就夠了。可是后半部分關于Anthony Hopkins爺爺神叨叨地出現還有什么超能力,既能瞬間催眠,又能治不孕不孕徹底是瞎扯淡。還有Noah天天想要整死小孩糾結來糾結去就是不肯原諒人類,最后人類都得到原諒了還不肯原諒自己的部分真心是太長了,另外從小就心懷鬼胎的熊孩子跟隨便砍兩刀就上船的大反派也是莫名地好上了。基本這部電影硬要把1個小時的片拍成2小時,重點是,真心在電影院看的時候,感覺是3小時。
從震撼場面來說:
生命之源滋潤大地生出一片繁茂的森林這一部分不錯。
動物登船的場面本應該出彩卻平淡帶過,而且一上去就被什么原始麻藥瞬間催眠。
人類大戰墮落天使化身的巨石怪這個場景真的很好笑,一時讓我出現了Transformer威震天的錯覺。最后巨石怪完成使命直接天使升天更是讓人無語。
大雨怎么把世界淹沒的部分得莫名其妙,沒事地下就噴水感覺是為了淹死你而淹死你,過程過于倉促。
Noah給孩子講造物者七天創世的畫面非常好。鏡頭運用及畫面動畫與攝影配合完全烘托出壯闊感。
看了場電影,Noah,沒有英文字幕,全程好像做專八聽力。內心的真實感知是,我會站在noah的位置,可能會為了justice而犧牲人類所具有的mercy。女人從原始社會便被貼上了軟弱的標簽,被上帝賦予了過多的mercy使得無法堅硬坦然犧牲。犧牲兒子做到履行職責,母親必然徒存私心。而我卻希望這樣的犯傻會從一開始便被截止,Noah是個偉大的父親,也是虔誠的仆人。可惜兩者無法兼得。女人的弱點在于我可以為了新的平衡而犧牲自我,但陪葬兒子卻是萬萬不可行的。Noah篤定決心要手刃孫女的那刻,具有異樣的男性魅力。遵循,守諾。他說,I will not fail you,重復著,如此堅定。男人的信念是對錯,而女人的信念是后代。父親的職責是構建新的平衡,而母親的職責是守護家庭。最終Noah還是向人類的mercy妥協,因為我們是人,具有弱點和私心的物種,而這樣的我們是上帝創造出來的。電影的解讀仍是為人類的俗套與私心做了辯解和安撫。同時也是種坦然,我們吃了罪惡的果實,我們內心柔軟脆弱,我們一心灌注于家庭親情,是,我們沒法成為您圣潔的兒子

這只是一部電影,基督徒不要把它看的多么重要多么神圣,非基督徒也不要把它看得多么重要多么神圣。
導演也沒有說完全根據《圣經》創作,所以存在很多腦部情節。
這應該不是福音電影,不過里面確實有很多情節值得深刻的思考。
我覺得基督徒不要以批判者的姿態在這里評判什么,這只是一部電影而已。基督徒應該去讀圣經,惟有圣經才是神的話語。
不是基督徒的朋友們,如果你們對這部電影里面所講述的情節感興趣或有疑問,我推薦你們讀一下《圣經》第一章。讀原著一般更容易引發自己的思考。

【諾亞方舟:創世之旅】神經災難片 這只是一部電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