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于法國高等國家影像與聲音學院(La Fémis)的克萊爾·比爾格,她在2014年與兩位同學合拍的首部長片便獲得當年戛納電影節的金攝影機獎。此后,她獨立指導影片《真愛》,繼而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威尼斯日最佳影片。
《外語》延續著比爾格前兩部中對女性生活經驗和家庭話題的關注。然而,這部入圍今年柏林主競賽的影片,更從片中兩位少女的相識相知的青春成長故事中不斷尋找著生活中愛與包容的痕跡,更進一步引申出深根德法兩國最核心的社會及政治話題

故事簡介: 柏林電影節提名電影。害羞文靜的法國女孩芳妮參加學校的交換學生計劃,前往德國住在筆友蕾娜家里。兩人初次見面并不愉快,但在學校的相處中,她們逐漸走近。此后不及蕾娜前往法國交換,然而兩人關去因種種問題陷入危機。影片探討了兩個女孩在復雜環境中的成長、友誼愛情糾葛及面臨的諸多困境。
觀者吐槽中:
本片宛如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代青年復雜而微妙的內心世界,是一部極具深度與感染力的佳作。
影片圍繞著成長與自我發現這一核心主題展開,將諸多元素巧妙融合

可能是目前為止主競賽中最為復雜的電影了。是它劇情復雜嗎?肯定不是。而是它涉及的內容實在紛繁龐雜,而且影片的前后兩部分界明顯,而好壞就此也分出了,前半段有多么的優秀,后半段就變得不能說是壞,但真的是不如前半段。
觀影后我陷入了長久且矛盾的思考,這究竟是是一部如同已經拍了無數遍的類似于《親密》(2021)《怪物》(2023)那種講述純潔友情最后真正愛上對方的同性電影,還是一部全片充斥著刻板印象的政治電影呢?我不知道,我不確定。
在發布會上

“外語”2024年度佳片,(短評不夠寫)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1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