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在血型論中的愛情故事。本質還是男生和女生間的愛情,但由于男生是B型引出很多故事。
據說在韓國B型的人比較少,大多數人對他們評價不佳,認為他們自戀、自私、變化無常。影片的導演、編劇或者自己本身是B型,或者有與B型人交往的經歷,所以可能會比較有真實感。
典型的韓國喜劇片,輕松愉快、浪漫有趣,即使傷心也不激烈,簡簡單單happy ending。這種片深究邏輯形式是沒意思的,看著好玩即可。
李東健和韓智慧繼《新娘18歲》后再次合作。之前看到李東健是《巴黎戀人》里面的悲情角色。插一句,個人覺得《巴黎戀人》完全不好看。當時的李東健出場時一副藝術家不羈氣質,小胡子,浪蕩子,自有一番魅力。某兩個角度甚至有木村的影子。后來剃須明志就顯得有些嫩,眼睛太大。
本片里依然維持清爽形象,明朗笑容,飾演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男人。浪漫起來是真浪漫,可愛起來是真可愛,但,可恨起來也不是一般二般的。恨得咬牙切齒,卻放不了手。是不是就是所謂的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呢。他的好處在于坦蕩蕩,不猥瑣,哪怕不堪一面也誠實展現。不可惡時是個非常好…
“莎士比亞后,無故事”,莎士比亞筆下,幾乎道盡了所有的橋段,哪里還有新鮮的故事呢。阻礙和誘惑,愛情故事中永恒的元素。
阻礙,已經不是羅密歐和朱麗葉的年代,戰爭,種族,宗教,階層……
編劇的聰明在于,他的新的阻礙,就是命運之說,比如血型。
河美的姐姐,巫師一般的心理咨詢師,習慣用血型說去輔導離婚人士的重新擇偶。極力反對A型的河美與B型的永斌,血型的預言,他們是沒有好結果的。
于是,姐姐弄濕了河美的所有衣服,讓她沒有辦法和永斌外出約會;不厭其煩痛訴B型男人的不可靠,自私,天生卑鄙的性格。
故事,怎么會不打動那些小男小女呢:陽臺下的吉他和歌,出其不意的鮮花,袋裝的葡萄酒,不按規則出牌,勇敢的和她坐公車,教訓那個同性戀的老師,心型的對講機,鞋壞了,兩人三腳的走路,超人游戲……
我看到的只是故事后面,血型,是天生的,命運就是從那個時候注定了嗎?
最后,這樣兩個畫面:
姐姐對面那個男人,看著自己的血型證書,開心的大呼,哈哈,原來我是O型,我的對象標準要變,要一年賺一億,身高矮點沒有關系……,原…

極度失望!我看“B型男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11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