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一部有故事原型,以反二戰為題材的電影,但是和《血戰鋼鋸嶺》相比,竟然遜色不少,整個觀影過程沉悶無比。
沒想到強大的英國,也有投降日軍的士兵,并備受折磨。日本鬼子真的是太可怕和太可惡了,二戰期間做了太多惡事,讓人恨得牙癢癢。
這部電影主角沒有太多的光環,有的只是多年以來走不出的戰爭陰影。
多年后,真與折磨他的人見了面,才發現原來都是戰爭的受害者,于是,寬恕成了唯一能做的事情。
二人還成了朋友。確實一般人很難以理解。
沒想到科叔和妮可基德曼早在四年前就有了合作

比受折磨更痛苦的事情是從折磨的記憶中走出來,男主人公頑強的意志力使他支撐到了現在,同時也正好有這么一個機會,讓他擺脫埋藏在他腦海深處得那些包袱。時間可以磨平一切,包括人的情感,從復仇的邊緣轉化為不可思議的至交。但并不是每一個日本人都有這樣的勇氣和覺悟,大和民族對于二戰的態度至今和德意志民族的態度還是無法相比,希望那些右翼勢力能夠多看看這些片子。向93歲洛馬克斯和他的妻子凱麗致敬,也是愛情的力量使洛馬克斯最終沒有像他的叔叔那樣沒能戰爭的陰影而自掛東南枝,最后,我也希望這個世界再沒有戰爭,最起碼讓我們在地球村過得太平一些,即便是會出現虐待,會出現暴力,也不要用肉體傷害的方式,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珍重珍重。

第一次看預告片時就被吸引了,三位大叔加上妮可基德曼的強大陣容,再加上二戰中的日本帝國這種永遠能挑動中國人敏感神經的故事背景,當時根據檔期計算了一下,還為到時無法進影院觀看而有些遺憾。預告片里呈現出來的,仿佛是老當益壯的兩位大叔為了討回當年的公道,不遠萬里跑來亞洲手撕真田小隊長這種治愈人心的情節。結果看到正片估計有不少當時跟我一樣被預告片唬住的觀眾不禁要感嘆,老子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
影片一上來的架勢像是要拍個《愛在黎明破曉前》的節奏,導演的第一槍先打向了一個與二戰這個核心看點幾乎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男女主角的相知相戀拍的拖拖拉拉,我都開始懷疑是不是我打開的方式不對了。終于演到結婚,男主角因為幸福來得太突然反而勾起了年輕時的傷痛回憶。由此刻起不斷出現的小黑屋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最后卻發現里面的景象也不過如此。不要說是對于歷經各種抗日神劇的洗禮,見慣了皇軍手段的中國觀眾了,就算是對于西方觀眾來說,這種程度的用刑也未免離想象中的震撼場景差太遠了

雖然網上評分只有6+,我還是選擇看了,但我想至少能給8分。
故事源于二戰期間真人真事,主人公如果按照心理學可以被診斷為PTSD創傷后應激障礙。戰爭中飽受羞辱和虐待,雖然能幸存,但是時不時閃回過去的場景一直折磨著他當下的生活。開始他選擇回避,將往事壓抑,選擇忘記不愉快的經歷來,以為自己就會快樂些,能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即便在得知當時的當事的日本兵還在世,他選擇繼續逃避,拒絕面對。
有些事發生了,它就已經產生了作用,所以意識層面的否定和回避,在潛意識卻深深烙下。心理問題不是我們常規意義的病,但是不治一樣會折磨著你,甚至那種影響更廣泛,更深入。心理疾病也是病,得治。
主人公的人格是成熟的,他勇敢的面對歷史,面對事實,面對自己真實的內心。同時他清楚宣泄自己的情感,終于將所有的壓抑卸下,那種如釋重負的原諒,讓他的人生再次升華。
所以,真誠于內心最真的感受,原諒和接納尚有自省的他人,畢竟要相信,沒有生下來就是要與人為敵的。寬容的心最后留給自己的是平和的人生。
最后,故事中的男主人公一直生活到93歲

評分有點偏低,還好因為臉叔沒有錯過這部讓我看完之后思考良久的電影。影片一開始還沉浸在男主撩得一手好妹拼命get撩妹技能點,大呼:哇,這對夫婦進展神速啊!看似美如畫的幸福生活的建立也突然的擴張了那段傷痛的陰影,籠罩著男主神經兮兮。有人在問,為什么以前不這樣,一結婚就這樣了,老婆好可憐。不知道你有沒有一種體驗,在你獲得巨大的快樂之時,會不會質疑此刻你在經歷的是否真實,或許我有時是悲觀主義者,肆意的大笑之后,反而更會讓我快速的意識到躲藏在陰暗面的自己。正如同有陰影的地方必有光,有光的地方必有陰影。
二戰結束好多年,男主洛馬克思依然被困在離家五千多公里的鐵道上,靈魂依然被關在那個小黑屋里飽受折磨。他從不對任何人說起自己在被拖走的兩個禮拜里遭受了什么。日本兵說,你的戰友全部都指證是你私設電臺,你還不趕快招供。不知此刻男主心理是怎么想的,被自己挺身而出保護的戰友的背叛,以至于后來即使參加了二戰老兵俱樂部面對自己的戰友也不愿與之訴說的原因之一吧
【鐵路勞工】鐵路人:為什么我們需要《桂河大橋》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1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