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1-06 09:20
首映:2014-12-15(中國大陸)
年代:2014
時長:40分鐘
集數:36集
連載:更新至35集
評分:8.6
觀看數:73387
來源網:三年影院
電視劇八路軍和長沙保衛戰的對比
眾所周知2005年的電視劇《八路軍》和2014年公映的電視劇《長沙保衛戰》都是很不錯的片子可是又有幾個人知道就這兩部意識形態完全對立的電視劇竟然是同一個導演拍攝的! 在《八路軍》中蔣介石和以前樣被塑造成人民公敵,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對國民政府亦是百般詆毀,將抗日的功勞全部都給了共產黨,并且公然宣稱八路軍消滅了50多萬日軍?!(日本防衛廳戰史公布最新的數據顯示在中國戰場日軍戰死者為40萬)應該說經過了近70年的歲月日本沒有必要在欺騙民眾了!(日本和蘇聯在諾門罕戰斗日軍一開始只承認日軍死亡為7000人。在1966年才將真實的數據公布為22000人)共產黨消滅的人數比日軍自己的統計多出10萬人,而國民政府抗戰八年在共產黨那竟然沒有消滅一人!可以說這部電視劇拍得相當的有意識形態!
時間來到了2014年《長沙保衛戰》橫空出世,極大的將歷史的真相揭露出來!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個導演就是《八路軍》的導演鄧亞春!2005年他在《八路軍》里否定國民黨而在《長沙保衛戰》里他又一個勁的贊美蔣介石
對于家庭中老輩尚在的90后來說,多多少少看過那么幾部黑白老電影,在特定時代背景下創作出來的作品,階級元素和政治色彩是其主要成分, 演員夸張的演技和違背實際的歷史都是為之而服務。那么,回溯真是的歷史,在那炮火連天尸橫遍野的戰場上,敵對雙方究竟為何搏命疆場,是信仰,又或者是別的什么?
圓部一郎:一個極為普通的日本少年兵,在軍國主義竭盡國力的背景下來 到中國,在戰火中成長迅速,從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年變成嗜殺的戰爭兵器,終因信仰破碎而自殺。 張老虎:一個十足的新兵蛋子,在劇中連正臉都沒露的小龍套,營長讓他殺十個鬼子再告訴他不怕死的秘訣,壯烈犧牲的時候估計殺的鬼子已不止十個。戰場上成長,戰場上隕落,當時的中國,這也許是年輕人最普遍的寫照。
壕溝之內,白刃亂舞,以命搏命。想象一下,兩個在拼死相搏的人,腦海中能想什么,信仰,名族,還是國家?稍有疏神,恐小命不保。
戰爭是丑惡而骯臟的,丑惡在于每個身臨其地的人的內心,為了活命
著實眼前一亮!
從來都是看共產村委會長老們在老毛這個超級村主任的感染和帶領下“笑談江山、大局在握、揮斥方遒”,現在看蔣委員長、薛長官、李司令們“知錯能改、眉頭緊蹙、血染江山”,人性、血性的刻畫不由得讓我更多了幾份對后者們的敬重和理解,而相反,年歲漸長,再加認知的變化,前面那些曾帶給我無限民族自豪感的超級英雄們卻顯得越發遙遠和不真實。
作為國產抗日劇的基本政治基調,官僚與腐敗這兩個永恒的國軍標簽在這樣一部以描述國軍為主的劇里竟然似乎毫無提及
長沙會戰發生在抗日戰爭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期間,國民黨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史稱為“長沙會戰”,或稱“長沙保衛戰”。國民黨特別重視長沙地區的防御,由第9戰區集結重兵與日軍在戰線對峙。前2次長沙會戰,雙方都自稱獲得了勝利。從戰術上看,雙方并未分出勝敗,國民黨軍隊的損失更大;但從戰略上,阻止了日軍的戰略目的,可以認為是抗戰中的勝利。第3次長沙保衛戰則是一場典型的勝仗,國民黨軍隊與之展開殊死搏斗,終將日軍擊退。第4次長沙會戰日軍以優勢兵力發動猛攻,國民黨軍隊被迫撤退。
電視劇八路軍和長沙保衛戰的對比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3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