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8 01:30
首映:2020-09-25(中國大陸)
年代:2020
時長:135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英語,日
評分:7.1
觀看數:28282
熱播指數:882
來源網:三年片免費
失去姓名的“中國女排”,成就了作為電影的《奪冠》
作為一個體育電影,無法評價它是否成功 畢竟我沒有看過其他的體育電影。但作為一個講中國女排的電影,它在我心里也是失敗的。中國女排分為三代,一代老女排 艱難的國際環境 艱難的訓練條件 不服輸努力拼搏的女排一代。二代女排是陳忠和帶領的沒有任何明星學員,底下薄領導作妖,草根教練帶出來的,獲得兩金一銅的成績的女排。三代是郎平回國指導后大膽啟用新人培訓出來的新女排。
這個電影展現第一代和第三代的女排,第一代拼搏,第三代奮進,拍的都不錯,雖然有點用臺詞升華的感覺但總體感覺是不錯的
點映場,陳可辛導演說,這個故事的容量可以拍網劇了,會更豐滿。
我也這么覺得。
如果是網劇的形式,20集,將女排從80年代到2019年的歷程一步一步徐徐展開。我能想象的是,會比全職高手原著的敘事方式更精彩,畢竟真實的事件遠比虛構的作品有力量。
可是啊,畢竟資源有限,網劇的運作模式不可能有電影的經營模式賺錢。如果有一天,形式不再是商業利益考量的關鍵,或許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去欣賞故事,感受生活!
說回電影,我覺得導演在有限的時長里,選取了這么幾個片段,還是挺準確到位的
奪冠體現了中國人刻苦耐勞,高耐力和意志力,永不服輸的精神,讓中國女排又重建了希望,并且一直走到底,創建輝煌的中國女排。也展現了老師的重要性,沒有教練對待學生的差異性,為他們定制固定的學習方法,從而學生也展現了非常好的學習精神。
里面80年代的人民,在那個渴望中國被世界人民看到的眼神,看到了人民的愛國主義。
信息科技的精準判斷,也能減少人體傷害,精準估計投網距離
在看《奪冠》以前,我心里一直有個疑問:我們這個浮躁的時代,還需要女排精神嗎?
團結協作、刻苦訓練、頑強拼搏、永不言棄……這些仿佛從思想品德課本上走出來的大詞,伴隨著八十年代中國女排五連冠的輝煌戰績,以標志性的中國紅梅花牌運動服、陳舊黯淡的訓練館、上白下綠的斑駁墻壁和隨處可見的口號橫幅,深深烙印在上一輩的記憶中。
事實上,對于年輕一代來說,物質水平比起八十年代來說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可以選擇的娛樂項目令人眼花繚亂,再也不會出現萬人空巷、敲鑼打鼓慶祝女排奪冠的盛況
一.敘事和人物
電影的故事敘述叫人很舒服,對稱式的結構,老教練對隊員們說的“都跟上,別掉隊。”宣告著一個階段的結束。郎平和朱婷的成長軌跡、機場的咖啡等等,最后都在訓練場匯聚,在這里,女排精神完成了傳遞,由陪打教練和郎平。
人物塑造得很豐滿,特別是陪打教練這個人物,從被迫入隊到受到女排精神鼓舞投入其中 特別是當他認識到自己的局限,坦然的告訴郎平自己的“土”與不足,片外的我感到了強烈的敬意,他代表了那些老一輩人的格局與灑脫。郎平這個角色也令人難忘
失去姓名的“中國女排”,成就了作為電影的《奪冠》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4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