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記敘性的鏡頭詳細描繪了對于女性的殘害,這個劇本身又何嘗不是另一場陳和平的真人秀?
鏡頭語言對于女性暴力的崇拜過于露骨。即使是保護動物的科教片也會馬賽克血腥暴力的場景,因為虐殺動物的場景會令人生理不適,那么為什么我們要接受一部電視劇的創作者在抨擊犯罪的皮下,進行著殘害女性肢體、生命、尊嚴和權利的犯罪實驗?

4.14看了一下午一晚上看到第九集,4.15上午剛看完最后一集,我很喜歡,其實很久沒看到這么好的華語懸疑犯罪劇了。
情節的完整性、合理性和緊湊性就不多說了,制作者對細節的把控、鏡頭的熟練使用、音樂和色調的相得益彰這些,也都先不說了。男主,越看越帥!果然,你永遠要相信林心如的審美,她選的男主顏值不會錯哈哈哈哈哈!就是他和前女友的感情我還沒能很get 到……
幾個點我覺得做得很好,一個是對受害者家屬視角的關注,以往的懸疑犯罪更多呈現犯罪過程和探案過程

電視劇看到第五集,小說讀了五分之一。
目前發現的一個改編策略(只針對臺版,日版的電視劇我沒有看過)是,受害者雖然是叛逆少女,但是沒有真正的道德上的瑕疵。比如一個女孩,她不聽父母的話,但所做的事其實是追求夢想,只是夢想不被父母認可;另一個女孩晚上在迪廳領舞,警察覺得傷風敗俗,但觀眾看來也覺得還好,算是靠本事吃飯。
但是在小說原著中,女孩的問題就相對比較大,賣淫,援交,對父母漠視,在第一個受害者出現的時候就出現了大量因為她們私德有問題所以斷定是被客人給殺害了的傳聞。

“模仿犯”第一眼,我就認出了罪犯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4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