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4-10-26 16:01
首映:2023-02-20(柏林電影節) / 2023-03-10(美國)
年代:2023
時長:105分鐘
語言:英語
評分:6.2
觀看數:12705
熱播指數:205
來源網:三年影院
籠中之鳥:有細節,但不多
這個故事過于虛假,小偷被困在一個豪宅里面,小偷的同伙不去救人也就算了,還不幫忙想想辦法,搞得好像小偷被抓了之后,不會把他們供出來一樣,真是心大。
之后的劇情就更搞笑了,小偷明明感受到屋子里面的溫度變化,卻完全不去理會,任由電子板把溫度調高調低又調高,只會看著出風口發呆。
然后你說小偷很想逃出去?我說不見得是這樣子的。小偷把屋子的東西吃干凈了,屎尿也拉了一大堆,屋子的各種東西也拆得七七八八了,鴿子都死得尸骨無存了,外面下完了大雨也下過了大雪。
結果這小偷搭個架子
第一步,把充滿誘惑的藝術世界敞開;
第二步,等著自投羅網的人進來;
第三部,把門窗鎖死。
然后你會看到,囚徒很快就變成了探索者和生存狂。一開始他想辦法進食補充能量,不停洗澡或者裹著被子維持體溫。
接著,為了逃出房間搭建高塔,制造工具,為了打發空虛畫素描,自導自演電視節目。
直到有一天,他脫下了骯臟的工裝換上藝術家的紫色外套,在“神啟”的引領下,整個空間開始慢慢變成了他自己的精神外化。
而所謂的神啟,也不過是日復一日求救無門的折磨之下誕生的可憐靈感。
比如
1.看來藝術這玩意確實要吃飽喝足沒事干的時候才能體現其價值,在人的吃喝拉撒睡這幾樣基本需求面前,藝術就是個屁。
2.歐美國家的人確實生活舒適,這他嗎都被困住了還不一口做氣趕緊把螺絲擰完,非得勞逸結合搞點行為藝術、當代藝術,耽誤時間。把腿摔斷了才能激發出真正強烈的逃生意愿。
3.那一堆屎的特寫可太tm藝術了。
4.與其直接破而立,屋主不如把被男主造作的現場保存下來,做成一個當代藝術的展廳,賺個展覽費,這波絕對不虧,保險公司恐成最大輸家。
5.電影鏡頭拍得很有藝術感,以后不要再拍了- -
第一次寫影評,主要是對“屋子著火會救哪三件東西”的問題感觸頗深,這應該也是導演想要表達的主題吧。
為了金錢,通過不正當手段闖進了“普利茲克建筑獎”的豪宅,卻成為了出不去的牢籠,外面還有直升機巡邏,想要自由就要“一把火燒了”,(就像《搏擊俱樂部》里宜家男孩燒掉了自己精致家具的房子一樣);再貴的家具也被改造成了工具,入戶水池也發揮它盛裝糞便的功能,這些鋼筋水泥,木質家具,智能冰箱就更無用了,與保安和保潔人員的疏遠也無法修復,這時候發現多么需要她,喊再多聲寶貝親愛的也沒用了
密閉空間發生的事也可以氣象萬千,此類型片蠻多,精彩之處在于有一個無法被劇透的結局
影片有意寓言化,主題便是蠢逼竊賊求生的時候,還能干啥,加點藝術啦,不然呢
我冥思苦想啊,就這部電影想怎么去夸,放棄了,一言以蔽之,相信前提和設定,才能愉快觀影,不就是一個鳥人活生生把豪宅搞成了裝置藝術展廳,我可去你媽的當代藝術
籠中之鳥:有細節,但不多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4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