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真的很小眾,我也是看到網站上的介紹才知道的。演員導演也不是特別出名。一部充滿法國人特有性格的小紀錄片。講的是一個有個性有原則執著嚴謹的女大廚在愛麗舍宮任職的故事。
女主算不上漂亮,是個鄉下大媽,但是有法國女人特有的氣質。看過一篇講法國女人生活格調的文章,說她們穿衣服不一定追求名牌,但是從小配飾到整體搭配都講究自然大方又有精致之處,加上自己也足夠自信,所以每個法國女人都是美的。女大廚雖然鄉下出身,穿著打扮普通,但是從每天都不一樣的項鏈發飾到大衣裙子都優雅得體,來到愛麗舍宮也不卑不亢,對于屬于自己的小廚房有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她的廚藝得到了總統先生的青睞,由此被中央廚房的其他主廚和宮中一些工作人員嫉妒,時不時為難于她。后面由于周圍人的加難和總統先生的身體狀況不能再繼續享受她的高熱量高油脂的鄉下家常料理,她主動辭職離開了。
劇中女大廚和總統先生的關系在我看來是很溫馨感人的廚師和食客的關系,而并不是介紹中說的微妙的感情。女大廚真誠的想做出合總統先生胃口的料理,為此下了很多功夫

整部電影的“格局”還是低了些,兩個時間線互為對照。對于所謂homemade的探討也正是近幾十年來國際飲食界探討的熱點:authenticity和nostalgia,導演的答案借總統之口托出:我想要品嘗食物本真的味道。從歷史的發展而言,主廚是從“按照菜譜做菜的人”逐漸走向“發明家”和“藝術家”,因此當一個主廚不能按照自己所想自由地“創作”時,那無疑是最痛苦的時刻。
只是有一點,Hortense究竟是借總統是偏好順水推舟進一步大膽嘗試了homemade

去年,看了一本美食小說,今年,又看一部美食電影。Mrs. Patmore說大廚都是男的,但我看到的這兩位精心選料,用心烹飪的大廚都是可愛女人。
大長今的故事已經過去十年,李英愛依然是國民女神。同樣在給政府做菜,東方國家宣揚的是蕙質蘭心和堅持不懈,西方國家崇尚的是自由和自己。
御膳房大師傅強調自己30年的經驗,與其他伙計自帶優越感,對女主極為傲慢;女主本來與世無爭,連哄帶騙被帶去做飯,只是對菜肴有強迫偏見。
至于總統?吃膩了山珍海味,偶爾來一點珍珠翡翠白玉湯,不見得就對廚子產生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曖昧情愫”吧。

“愛麗舍宮的女大廚”電影里一些對美食描寫的摘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9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