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邵凱祺的推薦下看了這部電影。
感覺,挺好的。唉,感嘆于自己貧瘠地驚人的表達能力。
主人公童年的不幸,使他怨天怨人,渾身暴力傾向。
心理醫生的耐心與循循善誘,使他們漸漸成為了朋友。
還記得這句話,“To forgive is to set free yourself, to lead your own normal life.”
尼瑪,又不知道講什么了。
能想的起來的是,醫生末尾說,自己在遇到主人公之前,因為妻子不能生育而十分抑郁。是主人公給了他轉變。恩。挺好的。
(唉,真是想不通,為什么同是看一部電影,我就只能寫出這幾個難看的字呢?)

看《沖出逆境》(《Antwone Fisher 》),或許自己也一直身處困境,自童年始。
要走出困境的是安東尼 費舍爾,一名海軍軍官,因為不斷地與人沖突,一路被降級。這一次已到下士,并責令他去看精神科。
一段病人和醫生的尖銳交鋒逐漸地發展成為兩個人人生的交往,隨之展開的,還有一段段被費舍爾塵封的不堪往事不斷揭示。
精神科醫生,杰羅姆面對費舍爾的狂躁挑釁,平靜但絕不妥協面部沒有太多表情但底蘊深厚的表演讓人非常難忘。
而英俊的黑人小伙子費舍爾,他的焦躁和易激怒的,原來也是可以被理解和寬宥的。
在監獄中出生,母親在他兩個月大遺棄他之后,就再沒有來看望過他。
養母在他童年時實施了精神上的歧視并虐待和肉體上發泄似的毒打。八歲時被養母的女兒所施的性騷擾。惟一的朋友的離去。之后,在十幾歲再次送往收容院。
件件不堪,雕刻著費舍爾的脆弱性情,積聚著對于人生的憤怒情緒。
再次因為與人暴力沖突而被關禁閉之后,“你必須把能量放在對你有益的事情上。”杰羅姆給他的一個忠告

“沖出逆境”寬恕的含義是解放自己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60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