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電影的主題曲了,是整場電影的推動,燃點也是最后讓人看到希望時候給出的那一抹明亮。這么好的片子,為什么才這么少的影評啊~
第一個點感情線:感覺就是像短評里說的一樣,生活的勞累讓我們耗光了大幅精力,在最愛的那個人身上我們卻習慣了他(她)的好只看到了缺點。男主在出診的時候一身正義和帥氣,做決定時候的意志堅定,敢于承擔責任的正氣,但是卻因為醫院里的狗屁“20”規則和那些因為各種亂七八糟借口拒絕就診的患者家屬給擾亂了心情成為了一個酒鬼,也正是因為此,有了這部電影的開端
前后兩段反差較大,從輕快幽默的喜劇逐漸過渡至后半段的冷酷現實描繪,節奏感也在后半段變得遲緩與凝滯,故意擺出一副沉思的模樣,忍不住讓觀眾思考醫療體系的弊端,可惜充其量只是電視劇的精良水準。盡管花去大量筆墨來描繪急救醫護人員的盡心盡責,但是這種透過單一事件來塑造人物的手法和TVB港劇又有何不同?夫妻感情與日常工作雙線交錯的處理沒任何新意可言,唯獨只剩下演技過硬的男女主角,以及幾首俄語流行曲值得品味一番。

在趕去看心律失常的時候,影院距離學校很遠,因為堵車遲到了挺久。現在想起來這樣的遲到也許與電影本身挺應景,畢竟即使奧列格在挽救生命的路上也難免遇見堵車的長龍。
心律失常不像它的名字那樣讓人心律失常血脈噴張,相反的它記錄的是日復一日的生活,然而工作和愛情不總是讓我們心跳漏半拍的緊張存在嗎。這也給我帶來了一種很神奇的感觸,好像這個電影過得很慢,但是當終曲想起,奧列格又一次想盡辦法讓救護車在堵滿車的道路上狂奔而去的時候,我又覺得為什么會這么快,為什么就這么結束了?

喜歡導演這部作品冷冷凈凈的畫風,說話都不帶大聲的,仿佛擔心傷到喉嚨般,又像不忍破壞清冷的環境。
完全被吸引進影片所呈現的故事里面了,講的是愛情又不只是愛情,一邊期望最后兩人能重合,一邊又為oleg在katya面前表現的墮落樣子感到不爭。
不過從這一點看來影片中加入許多oleg的工作日常便一點都不感到突兀,反而讓我們看到了這個男人隱藏在壞習慣(酗酒)背后的無奈以及他對工作和病人的負責與投入。
影片氛圍很安靜(喪),很大部分都在拍演員的表情,甚至有些鏡頭像是恨不得懟到演員的臉上

心律失常 Аритмия (2017)
俄羅斯的一部小眾醫療題材電影,內地看過的觀眾不多,充滿了人文關懷和社會思考的一部,非常出色鯉魚給8分。建議所有醫科在讀學生看看,至于已經從業很久的醫療工作者看不看倒無所謂,看了會更加失落吧。
奧列格是一名急救中心的救急醫生,工作的壓力和與人相處的不和諧,讓他染上了酗酒的惡習。年近三十因為經常違反急救中心的規定,工作無法得到同事和領導的信任,成為真正主治醫師的機會微乎其微。
奧列格的妻子凱特雅曾經是他的醫學院同學

繪,節奏感也在后半段變得遲緩與凝滯,故意擺出一副沉思的模樣,忍不住讓觀眾思考醫療體系的弊端,可惜充其量只是電視劇的精良水準。盡管花去大量筆墨來描繪急救醫護人員的盡心盡責,但是這種透過單一事件來塑造人物的手法和TVB港劇又有何不同?夫妻感情與日常工作雙線交錯的處理沒任何新意可言,唯獨只剩下演技過硬

是遵守規章制度,還是拯救生命《心律失常》 (2017)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