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2025-07-06 01:53
首映:2012-07-17(中國大陸)
年代:2012
時長:97分鐘
語言:漢語普通話
評分:6.8
觀看數:6204
來源網:三年網
“母語”震撼!關于道德綁架和契約精神
當代中國,政治倫理褪去了道德倫理的外衣,政治意識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不斷減弱;當今世界,價值多元化被普遍接受與認同,社會觀念對個人生活的約束越來越小。在一個主流價值觀空洞,而多元價值受壓制而無法成熟的地方,幼稚、激進和對立在人們的家國意識中滋長,孤立、分裂和疏離在人們的個人情感中蔓延。所謂倫理道德問題,不能再以一般社會觀念來考量,而要求從當事人的個人視角來理解。二奶也好、第三者也好、代孕也好,首先是當事人個人的事情,然后才是社會的問題,沉淀反思之后才能進入道德的范疇。先入為主的道德評判無異于一種偏見。這部電影干凈、誠實,但也無奈。它非常明智地把所有情節局限在主人公那所寬敞、明亮、溫暖甚至奢華的大房子里,完全在一個家庭里審視,對丈夫、妻子和代孕者三人進行觀察。這種審視、觀察讓觀眾得以更冷靜理性寬容的思考代孕問題和其背后真正具有永恒和深層價值的倫理學問題。這種與中國當今特定現實和喧囂民意隔絕的做法既是本片的出彩點也不能不說是現實的無奈。
《母語》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
我覺得我寫這個影評一定會被批。
首先,代孕不合法已經變了。現在禁止代孕條款被刪了。那么,說什么代孕不合法的可以歇一下了。而且就算在中國代孕不合法的時候,中國夫婦也可以去代孕合法的國家生育。沒什么問題,存在即合理。
第二,李妍真的像個綠茶婊。既然說了孩子是商品。那么她的所有行為在我看來都是違背商業契約精神的,別告訴我她最后走了,她不走這個三兒就太明顯了?實際上最終夫妻二人的分離和李妍沒有關系么?我覺得陰謀論來講她可以幾年或者幾個月之后回來,女主人已經走了
這部片子雖然取名叫《母語》,但是并沒有過多表現母性,也沒有深入探討人性,所以有些評論說很好的題材,但只是浮于表面,沒有挖掘人性什么的。但在我看來,不是非得探討人性哲學這些深奧東西才算好電影。另有一部香港電影《一個復雜故事》也是講代孕的,它試圖表達母性的強大,讓本來無助地選擇代孕的女學生最后違約生下孩子,這樣的故事讓人感覺就是編劇的一廂情愿,玩砸了。
《母語》給人的感覺則要真實合理得多(后面我才看到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但也要贊編劇尊重現實,沒有刻意拔高或貶低故事中的人物)。片中很早交代了李妍的背景,一個漂亮,畢業不久的女生,當過群眾演員,做過公司小職員,做過服務員,因為需要錢(后面可以知道錢是給她父親,可能是生病吧),所以來做代孕。后面一些細節上可以看出李跟張家的家境相差很大。一下子住進從沒見過的豪宅,接觸到科學家和記者這兩種難以接觸到的職業,得到別人熱切的關懷,讓李妍覺得溫暖,她也把這當作自己的家,付出了很多。既是做代孕母親,又還兼當保姆和奶媽,而方韻的態度不能說不好
“母語”震撼!關于道德綁架和契約精神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hcrre.com/zhonghe/vod-58347.html